王晴又说:“这建园子既然是为了娘娘省亲,大伯让我们动地方已经是做了面子了,这花费便由我们自己承担了。”
贾母不说话,建园子可不是小数目,她当然希望大房也出一点钱,可二房已经是侯府了,爵位比大房还高,她若是还一味地叫大房损耗,可就说不过去。
邢夫人直觉这事儿不能这样算,便说道:“咱们两府可还未分家呢,老爷手里头还有些钱。虽然这些年花费得多,但是挤一挤还能有。”
王熙凤听说王晴从宫里回来了,忙完了手里的事情也赶紧过来了,进门的时候正好就听见邢夫人的话,便也跟着说道:
“正是这话呢,我们二爷小时候也叫娘娘带过一段时间,这回正好叫他报答一番才是!”
贾母笑着虚点了王熙凤一下,“咱们家这个凤辣子可真是伶俐得很!”
邢夫人跟王熙凤把元春的意思一说,王熙凤心里也是暗中松了一口气。
她当然愿意给元春省亲建园子出钱。毕竟这园子修好了也是在他们大房的地界,说起来他们也没吃什么亏。只是若是动静大了,他们大房怕是要伤元气了。
等晚上贾政宝玉跟贾琏都回来之后,这元春省亲的事儿,就变成了大房跟二房一起出钱,给贾母重新翻修花园子。
二房还好,反正园子建好了也只能欣赏那么一段时间而已,而大房则拿到了园子的归属,贾赦回去还有些恍惚,这事情的走向怎么就变成了眼下这样的?
贾琏却跟王熙凤感慨道:“咱们婶子啊,是越来越会处事了,生怕咱们俩吃了亏呢!”
王熙凤也叹气,“谁说不是呢,也怪你当年怎么就不好好念书呢。但凡你有个举人功名,姑妈怕还能推你一把,也不至于让她在这些地方补偿咱们。”
贾琏在读书一事上却是没什么后悔的,他猴过去亲了亲王熙凤素着的脸颊,笑道:
“我但凡有个秀才功名,我老爷怕是要给我找个书香世家的媳妇了,咱们俩可就断了缘分了!”
王熙凤抬手就往他腰间一掐,“呵呵,那琏二爷可威风了!”
第121章 一二一
宫里,元春很快就跟平熙帝说了家里希望她省亲的事儿,平熙帝本人也没有多想。
毕竟皇后已经给他敲过边鼓。甚至他还知道王晴在坤宁宫所说的全部内容,他没什么反应直接就答应了。
宫里有了元春打头,周贵妃也立刻去找平熙帝请旨,平熙帝知道周贵妃私下里跟周夫人就冲着元春比较,心里冷哼一声,已经把周家都判了「死刑」。
他当初愿意纳周贵妃进宫,完全是因为周大人进宫哭诉,他那位前亲家想要周贵妃给人家守望门寡。
那时候,他看在周大人一片忠心,又办事伶俐的份上勉强同意了周贵妃进宫,但这并不是周家得寸进尺的理由。
反正他也是想借机浑水摸鱼,最重要的是元春心里有数,其他人他也就懒得关注了。
于是外头最近砖石价格疯涨,也亏得荣国府做了几手准备,事先在京城里买了不少,又赶在商人囤货之前去了通州一带提前预定了不少。
这动作着实有些快了,但想一想荣国府从正月里就想着要修侯府,也就能够理解了。
这二月还没有过完,金陵的消息就传了过来,贾蓉跟贾蔷说了,一应从江南的采买,都可以叫给他们兄弟俩来办,还有夏金桂也说好些花木她们夏家出了。
贾母把这事儿告诉贾珍,意在表示西府没有落下他们东府,只是他贾珍没有占到更直接的便宜而已。
贾珍可不觉得贾蓉跟贾蔷有多贴心。反而觉得他们兄弟俩有些挡路了,贾母见此,面上没什么反应,但心里已经决定跟贾珍远一点了。
贾英或许能被秦可卿调教出来。但眼下贾蓉跟贾蔷都能用得上了,他们何必要再等一二十年呢。
黛玉表示,元春屋里的摆设她能帮上忙,她嫁妆里有不少好东西都能拿出来摆一摆;
迎春回来表示,张家在江南有些地方也挺有人脉,采买也能帮衬一把;
惜春也回来说,忠顺王府至少能帮着寻摸好一点的戏班子。
就连史湘云都说卫若兰有朋友能帮着负责一路上的安全问题;
薛宝钗也说柳湘莲也能帮得上忙,薛家还能帮着联系其他皇商。
只有探春,她虽然说是嫁去了南安郡王府,人家也还没有分家,她夫婿在南安郡王跟前待着,只是成亲的时候短暂地来了京城,过后就回福建去了。
她还是新妇呢,总不能就跟丈夫分离,年前也跟着走了,眼下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说起来,贾家唯一惦记探春,也就只有贾环了,他跟探春倒是离得不远,可福建那地方在前朝还属于野蛮之地,朝廷流放犯人还往那边流放呢,也就是到了本朝,海洋贸易兴起,这才让临海的福建跟两广被朝廷重视,也才有了泉州这样的新兴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