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也没想过让别人帮她担事,站出来一脸愧疚地说道:“是我鲁莽了,之前我去找探春说话,她说了些不中听的话,我一生气就来老太太跟前告状,这才叫老太太气着了。”
王晴跟黛玉对视一眼,都知道不能为探春说话了。不过,王晴打算把惜春的事儿给糊弄过去,她开口道:“既然是你多嘴,这几日便在老太太跟前伺候着吧。”
贾赦也没了话说,不过,对探春他可不满得很。
“三丫头到底说了些什么,竟惹得老太太大动肝火?!”
惜春再不说话了,只管低着头扯帕子,贾赦见此指着惜春责问道:“都是大姑娘了,怎么如此不懂事?四丫头你赶紧把事情说清楚了。不然等你们老爷回来,有你的好果子吃!”
贾母好容易才缓过来,见贾赦一直逼惜春说话,她有气无力地开口维护惜春道:
“我也是没想到三丫头竟然对家里心含怨气,话里话外还说宫里的贵妃娘娘给人做了妾。都是三丫头惹出来的事儿,你逼问四丫头做什么。”
贾赦还真没想到探春竟然那元春说事儿。
要说起来,贾赦对元春都只有感激的份儿。若不是她在潜邸时做了侧妃,又生下了新帝唯一一个健康的皇子,说不得迎春都攀不上什么好亲事,贾琏升官也不会如此之快。
他合上手里的扇子,严厉地看向王晴,道:“弟妹做事怎么如此不靠谱,三丫头乃是你们二房的姑娘,便是你放话脱手不管她,也不该放任她忘恩负义,要知道贵妃娘娘可是你的嫡长女,这些年你在贵妃娘娘身上也耗费了不少心力,万不该让一个庶孽骑到上头来!”
王晴可不担这责任,她反驳道:“说到底,有些事情那是天生的,旁人便是费尽心力也改不了半分。我从前对探春也没有太过怠慢,可赵姨娘见天儿地跟老爷闹着,说我苛待了她那一双儿女,后来我把贾环给了周姨娘养着,贾环对我虽然不甚恭敬,可到底知道感激周姨娘辛苦一场。”
邢夫人对探春原本就看不上,当年探春看不上迎春也就算了。毕竟那时候的迎春的确不太能拿得出手,可探春一个小辈,背后竟然连她这个长辈也看不起,私下里还多番说嘴,她心里也不是没有看法的。
王熙凤虽然有些为探春说两句。毕竟家里养了探春十几年,没道理到了临头却什么也收不回来不说,还要为此承担不少风险。
可一想到若是探春今日行事真将贾母气出个好歹,贾琏那官儿就要立刻辞了丁忧,便是宫里有贵妃照看,谁知道丁忧完了之后,他又能谋个什么职位呢!
恰好大夫过来,大家也都住了嘴,只一心等着大夫的结果。
大夫仔细把过脉之后,告诉大家,老太太上了年纪,年轻的时候也吃过一点苦头,这临老好些小毛病就找上来了,让大家多注意老太太的饮食,一定要够清淡。另外,绝对不能再让老太太过于激动,大喜大悲大怒都不行。
贾赦一听就觉得老太太若是一个不好,说不定就跟宫里的太上皇一样,得瘫痪在床了,那可是要遭大罪的!
贾赦送走了大夫,当场表示探春一定不能留在京城,贾母原本想要求情的,可一想到自己竟然被气成了这样,也就歇了那点心思。
惜春也知道怕了,虽然是探春说了不该说的话。可若不是她多嘴告诉了贾母,贾母也不会气一场,把身体搞坏了。
晚上贾政跟贾琏回来,贾赦找了他们直接说死了要把探春外嫁,嫁的越远越好,最好有生之年不会回京的那种。
贾政还奇怪呢,怎么贾赦突然干涉起探春的婚事了,等知道是探春今日口无遮拦,将贾母险些气病了,贾政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贾琏就更加没什么软话说。
倒是宝玉回来听黛玉说了事情的原委,稍微为探春可怜了一番。毕竟探春这些年对他的讨好,他都是记在心里的,只可惜他更加看重贾母跟王晴,而探春已经把这两位长辈都给惹毛了,他就彻底没有为探春求情的意思了。
第104章 一零四
探春的婚事很快被定下了,是贾母的闺蜜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亲自上门来做的媒,她家里有个庶出的孙儿,很是得她儿子南安郡王的喜爱。可她跟她儿媳都不喜欢,正好那孩子也到了相看媳妇的年纪,南安郡王又要忙着外头的事儿,这事情就落到了后宅女眷们头上。
正好她听到一些风声说贾家要将三姑娘远嫁,她特意上门向贾母询问情况,贾母当然不可能说探春将她气着了如此不孝的事儿,只好说探春自己心气儿高,想要家里往高门大户里头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