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正在喝茶呢,就被王晴这神来之笔给惊得直接呛住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咳嗽过了,一边擦着嘴巴一边难以置信地问道:“太太刚刚说了什么,要将宝玉的孩子过继一个给林家?!”
王晴奇怪地看了贾政一眼,好似并不是她说的话有些惊世骇俗,而是贾政没见过世面一样,“我是说,将来若是他们夫妻不止一个男孩儿,这事儿便可以考虑考虑,再说这过继一事,总要符合礼法才是。不然妹夫若是有心,姑苏林氏人口也不少,总不能当真一个合适的孩子也找不出来。”
这过继出嫁女的儿子做嗣孙的事儿贾政还真没听说过,不过王晴一提,他倒也觉得此事可行,若真能办成此事,贾家也不用背负觊觎林家家产的恶名了。
这两年贾家出门做客的时候多了,难免有人问起宝玉的婚事和黛玉的婚事,贾母也暗示过黛玉是要配给宝玉的,只是好些人家念着林家的无数家产,对黛玉从来没有死心,甚至外头很快便有传言说贾家是为了方便接手林家的财产,这才不想将黛玉外嫁。
可若是贾家将来过继一个嗣孙给林如海,那林家势必不用上交财产不说,贾家也不用背负那等不好的名声。
没错,自从听过王晴给宝玉数落二房有多少产业之后,贾政也知道二房其实还挺富裕,完全没必要觊觎别人家的产业。
往年贾政一直觊觎公中财产,那也是因为知道他跟贾赦的祖母将所有私房都给了贾赦。而他什么也没分到,如此,心里不平衡罢了。
可这事儿都过了这么多年,他每年从公中花费的银钱可是贾赦的数倍,手里也有了贾母私下里只塞给他的产业,再多的不平不甘,也都息了。
另外,他暗自粗略计算了一下王晴手里的私产,在质量上应该比不得贾母,可论总数量来说,恐怕贾母前些年没怎么花费的时候,也比不得王晴了。
而这些东西,他的确不能花用。可将来还不是要给他们的儿子宝玉,也没便宜给外人啊。
第94章 九十四
都说三年不改父道,可眼下新帝继位整整三年过了,太上皇还压着不让新帝改年号,仿佛新帝若是真改了年号,他就再没有掌权的机会一样。
新帝是个要实惠的,年号这东西确实意义重大。可对他来说,实际掌握在手里的权力才是真的。
所以他才会在林如海再三递折子请求调离扬州的时候,赶紧顺便将扬州知府也一并换了。
而林如海手里还掌握着甄家的一应证据呢。而且据说奉圣夫人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
任由朝堂上新旧两方势力为着年号的事儿吵得不可开交,新帝正好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干点别的。
当然,那些都是朝堂上面的事儿,跟王晴的干系不算大。
反正贾家如今怎么看都是前途无量的样子。除非新帝没顶住,让太上皇卷土重来,那贾家才会落得跟原著一样被抄家流放的下场。
王晴眼下关注的重点在王熙凤身上。因为她生下贾茂五六年了,终于又怀孕了,王晴估摸着,这一胎该是原本的巧姐儿了。
贾家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巧姐儿好似才三岁上下,想必她这莫名其妙的挡箭牌也差不多该结束任务了,只可惜人家当初说了,她是要在这里待到寿终正寝,王晴估摸着目前自己的身板,好似能比贾母活得长,这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王熙凤眼下已经满三个月了。但贾琏心疼她,这一胎孩子看着比头一胎健康。
可这孕吐的时候却丝毫不比头一胎来的轻省。所以贾琏亲自拜托黛玉多在管家理事上费点心,别让王熙凤操劳。
眼下暑气渐消,王熙凤一边吃着酸梅子一边喝着果子露,看着黛玉熟练地带着探春跟惜春给丫头婆子们派活计,忍不住出言打趣:“妹妹这般人物,怎么还不给我家做媳妇呢!”
这话一出,探春对上黛玉有些气短,她赶紧低头不让人看见她在笑,而惜春被王晴娇惯得狠了,直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平儿带着雪雁侍书入画几个丫头也都齐齐低下头忍笑,叫黛玉闹了个大红脸。
不过她本来就是个牙尖嘴利的人,红着脸就打趣回去:“今儿我院子里一早就听见喜鹊在叫呢,出门正好遇上了琏二哥哥,我还道我们表兄妹感情深厚,哪知道人家竟是为了让媳妇偷个懒,特意拜托我来了!”
作为已婚妇女,这样的打趣算什么哟,带颜色的她都不会脸红,王熙凤直接就认了这话,甚至还引以为荣,“我们二爷这是做了官儿之后就长进了,从前虽也关心我。可跟如今比起来,就有些流于表面了。不过我们家宝二爷可不一样,从小就是个怜花惜玉的,也就是后来被婶子给板正了过来,要不然妹妹以后怕是有的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