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越红楼,王夫人选择咸鱼(131)

作者:心狠手辣的丹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元春其实不太想相信,但又不得不信。

这世上天资出众的人才不说多如牛毛浩如繁星。但只要往翰林院走一趟,或是好生关注过每三年京中的举事,便能知道,至少从二甲前十到上头的一甲三位,大多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特质:他们记忆力极好,且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而王晴虽然能用现代高考来类比科举,但终究没什么真情实感,她自己考试轻松,便也认为科举也不会多难。

所以她对肃王妃所说,她上头两位年过三十的兄长不被长辈们看好,只让在家中族学教书一事,没什么特别的看法,甚至还以为人家人家所谓的「资质平平」。

不过是他们自家人的谦辞,看贾琏就知道了,他如今年近三十,但在户部,几乎是最年轻的官员了。

当然,户部的确有不少比他年轻的人。但人家是小吏,跟正经的官儿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王晴还是笑着拒绝道:“您家里可都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我那大伯至今从未担任过任何实职,就连琏儿身上的五品官职也是走了路子捐来的,跟您家可万万不能比。”所以这门婚事当真不合适。

肃王妃不以为意的笑笑,她一早就知道王晴不是个短视的。所以从来没有想过从王晴这里有所突破,而是直接找上了迎春的父亲贾赦。

不过,在王晴面前她也不提两家已经交换了信物,就看什么时候继续走礼的事儿,而是闻言劝说道:

“您家老夫人精神极好,我看至少还得有二十年的好活,她老人家一日健在,荣国府便不会分家。

贾大人如今已是从五品,等手头事了,必定要升个一官半职的,将来还未可说;

您膝下幼子听说读书极好,想必科举一途也绝非难事;

再有您长孙听说很有乃父之风,将来前程怕也不短。如此,我们两家做亲,岂不是正好合适?”

元春越听越觉得家里的男儿前程一片光明。若不是肃王妃还在眼前,她怕是要跟王晴嘀咕。论前程,是肃王妃占了荣国府的便宜了。

王晴只觉得肃王妃极为难缠,她也只好放出大招了:“王妃容禀,我那孽障当初闹了一出「衔玉而生」的流言,便是能科举,前途眼见已经断绝;

我那长孙看着倒还不错,可我不喜他是遗腹子,当初我便一心认为是那孩子偷了我长子的寿命,多年下来很是疏忽,将来那孩子便是真有本事,恐怕碍着我也不会如何帮衬家里。”

肃王妃端起茶杯垂眸一笑,只管喝茶。这些事情她都已经提前调查清楚了,再说当初通灵宝玉的事儿她也听说过,就连宫里都认为这是无知妇人为了内宅争宠闹出来的戏码,根本上不得台面,更加没人相信贾宝玉「衔玉而生」的事儿了。

至于贾兰的生母被禁足的事儿,她只看到眼下贾兰虽然明面上被几位长辈忽视,但贾宝玉对贾兰十分照顾,甚至贾兰的日子过得比从前在生母跟前的时候更好了几分。

至于贾兰是否记恨王晴禁足他生母跟那几年的忽视。反正这事儿绝不会闹到明面上来,贾兰还必须要尊重孝敬王晴这位祖母。

其实要肃王妃真心说,她固然看好贾家将来的发展,其实更加看好的是王晴这位内宅的主人。

荣国府两房怕是在贾母去世以前都不会分家,而王晴从前掌管内宅二十年。

如今虽然看似退下来了,其实新顶上来的王熙凤不光是她的内侄女,还对她言听计从,就连大房唯一出息的贾琏也将她视作生母一般。

而贾琏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若将来肃王真的上位,他一定不会放过贾琏这个能干实事的人,所以将来破格提拔也极有可能。

本来肃王妃娘家大哥膝下有一个跟贾宝玉差不多年岁的姑娘,只可惜她查到贾家有意跟林家做亲,贾宝玉的婚事怕是插手不得了,这才退而求其次,给她幼弟求娶被王晴教养出来的迎春。

反正不管是从贾赦论起,还是从贾琏身上看来,迎春其实跟她家幼弟还真配合得起。

王晴看肃王妃连「通灵宝玉」都不以为意,可算是明白这上头对贾宝玉什么态度了,她不由得有些泄气,心里想着等回去就让贾政安排宝玉回金陵考试!

元春根本插不上话,不过她也抓住了重点:宫里对宝玉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那枚宝玉感想平平。所以将来宝玉的前程还是十分光明的,她也不用时刻挂心此事了!

王晴跟元春母女俩一丝一毫的变化都被肃王妃看在眼里,她忍不住加深笑意,放出最后一击:

“我父亲已经跟贾将军交换过信物了,就看您家什么时候方便,如此,我们两家便好继续走礼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