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鸾瞠目结舌,真没想到薛家母女俩这么上杆子爬,她正想开口呢,便被王晴给按住了。
王晴敛容道:“既然你们都是这个意思,那不如好生想一想,你们到底想要什么。这亲戚之间互帮互助的的确是寻常,可有时候人里总有尽时,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占一头。”
薛姨妈懂了,这是在说帮了儿子,就不能帮衬女儿了,她反射性地去看王熙鸾,王熙鸾头都大了。怎么,这是想说贾家帮薛蟠,这王家正好帮薛宝钗的意思?
贾政跟薛蟠都听到了王晴所说的话,贾政觉得王晴是在提醒薛姨妈薛蟠的问题挺严重的,两家只有余力帮衬他一个,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了,还不能保证结果。
而薛蟠根本就没听出来,他只以为王晴同意了他上学读书的事儿。但不看好他,因此急眼地站起来隔着屏风冲王晴喊道:“姨妈,你帮忙照顾妹妹就行了,我好歹还能继承家里的铺子呢!”
王熙鸾觉得自己今日来薛家可真是长了好多见识,薛蟠这样的棒槌怕还真是人间少有!
薛姨妈跟薛宝钗当然感动啊。毕竟薛蟠在这些事情上还真是从来都为她们母女考虑得多些。
贾政见此,也觉得薛蟠虽然样样拿不出手,且还有不好的前科,但在孝敬长辈跟友爱兄弟姐妹方面还真没什么可挑剔的。
薛宝钗想进宫吗?
她当然想啊,前头已经有元春这个极为成功的例子在了,安顿下来的十几天里,她们母女也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打听到,至少如今肃王府只有元春所生的一个健康皇孙的事情她们是知道的。
薛宝钗心想,荣国府跟王家的确是了不得的权贵了,但上头还有更厉害的皇室宗亲呢。
薛姨妈当然看重薛宝钗,但因为薛蟠是个男丁,也因为薛蟠不如薛宝钗聪慧有才,显得有点弱势,她自然而然地更加偏向薛蟠一些。这一点偏向在平常看起来还算正常,薛宝钗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可在一些紧要的关头被亲生母亲毫不犹豫地放弃,还是让薛宝钗心里生出了一点嫌隙。
等吃完了饭,鉴于薛蟠并不能很好地招待贾政,这宴席便很快就散了,王晴跟王熙鸾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看看这宅子。
回去的时候,贾政实在是没忍住跟王晴商量道:“日后,还是别要外甥上府里吧,别带坏了家里几个孩子。你若是实在是心疼你妹妹,还不如多照拂外甥女一些呢,将来她出了门子也好自己扒拉娘家人。”
王晴实在是没想到贾政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我还以为你非要我别管薛家的事儿呢,这才像你以往的作风嘛。”
贾政也有点挂不住,强辩道:“以往我确实冷情了些,可那不是不太知晓人情世故嘛,如今我不是好了许多!”
确实,以往的贾政还真挺自私自利的,别的不说,单单就随着贾母的意思住在了荣禧堂就是头一桩。
王晴似笑非笑地看着贾政,贾政以为王晴还在计较住荣禧堂的事儿,语重心长的解释道:
“我也知道,我们二房住荣禧堂肯定是不合礼法的。但我们又没有住在正堂,而是住在后头的侧院里头,再说当初的确是老太太先发了话,我们才搬过去的。”
贾政也知道自己有点强词夺理的意思。但他的确不觉得依着贾母的意思,住在荣禧堂侧院里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只要贾母还在,哪怕他们跟大房真分了家,他们二房其实依旧要住在荣国府。
因为当初荣国府本来就有些超制,贾赦又没能继承荣国公的爵位。所以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将超制的部分全部划分给他们二房。
这也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法子,其实京城里好些有爵位的府邸都是这样分家的。
薛家母女各有心思,只是薛宝钗知道薛家终究是自己的后盾,在薛姨妈把话说清楚以前就选择了自以为是的退让。
可这并没有得到薛蟠的感激,薛蟠反而觉得家里应该给薛宝钗谋划一个好前程,如此才好扒拉薛家一把。
就像是元春之余荣国府一样。
薛蟠的话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薛姨妈到底更加看重薛家的前程,她知道一个女子成婚之后。虽然的确有那等为娘家尽心尽力的人,但这样一来,人家在夫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毕竟谁家也不会喜欢一个总是往娘家扒拉东西的女人。
最后还是薛宝钗率先制止了薛姨妈的话头:“妈,姨妈让我们想清楚再说。不管是我也好,哥哥也好,将来我们薛家最主要还是要靠着姨妈跟舅舅,只要您还在,他们不说帮衬多少,每年只要稍微走动一番,这左右邻居都不敢轻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