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见宋晓那般正经地与自己打招呼,苏长音面上虽然不显,实际上酸得牙都软了。
“臭小子!”宋晓怒目相视,一抬手将兄弟抄到胳膊下面,抓着他一通乱揉。
苏长音“哎呀”一声,毫不客气地拧了他一把。
两人便这般你推我攘、嘻嘻哈哈地闹了一路,直至将近后院这才收敛了笑闹之态,互相嘲笑了对方衣裳不整,又各自拾掇整齐,推开门走了进去。
堂屋中热闹非凡,远远的便能听见女眷欢声笑语,苏长音并宋晓两人进了屋中,只听丫鬟通报了一声,上首正说着话的妇人便齐齐转过头来,一个头攒珠翠、手捻佛珠的老妇人一脸欣喜,眯着一双浑浊的双眼张望道:“可是苏家的孩子到了?快、快来给姨奶奶瞧瞧。”
苏长音连忙上前,牵着她的手半蹲在老人家身前,笑道:“侄孙衍之见过姨奶奶。”
长安夫人虽然老眼昏花,但也依稀瞧得出跟前的孩子仪容俊秀、贵气十足,尤其是笑着说话时的模样,真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仙童一般,一眼看去便让人心生喜爱。
她笑得格外慈祥,怜爱地摸了摸苏长音的鬓角,感叹了一声:“真真是个极为玲珑的孩子……上次见面时还是在祁州,由他爷爷抱着,尚在襁褓,不想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
表叔曾夫人也笑道:“可不是,也真不知伯伯是怎么教养孩子的,长得这般钟灵毓秀,媳妇瞧着都羡慕极了……你说是不是姐姐?”
曾夫人笑着看向身边的妇人。
苏长音这才发现除了姨奶奶长安夫人、表叔曾夫人外,竟还有两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女眷,一大一小应是母女二人,大的那个年龄相貌与曾夫人有几分接近,小的则穿着一身粉衣,面容稚嫩柔美,依偎在母亲身边,瞧着十分羞涩的模样。
此时一听曾夫人搭话,两人下意识抬头看向苏长音,那夫人眼睛一亮,仔细望了苏长音一眼,连连点头附和,“果真如此。”
她说着,不知是否刻意,侧头回望了自己女儿一眼。
后者却像是傻了一般,抬头呆呆看着苏长音,直到那夫人干咳一声,这才谎忙回过神来,红着脸颊微微垂下脑袋。
曾夫人为苏长音解释道:“这两位是我在祁州的姐妹侄女,正巧这次随行进京过节的。”
苏长音恍然,面露微笑,朝两人颔首见礼。
态度既不热络,也不冷淡。
不料那小姑娘正悄悄拿眼角的余光注意他,一见这抹笑容,脸庞羞得更红了。
立在一旁的宋晓见状,眉头一皱。
“娘你别尽夸他,这小子又该尾巴翘上天了!”他上前两步,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将苏长音半拉半推带到角落处,压低声音急急问道,“没事你冲那两人笑些什么呀!”
苏长音愣了愣,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你说得这是什么话,这年头连笑一下都不行了?”
宋晓翻了个白眼:“那也不能是她们啊!你可知道我大姨带着表妹进京来做什么的?”
“不就过个中秋?”
“骗人的,这两人此番进京是专门来为表妹相一门亲事的。”他目光怜悯地看着苏长音,“你完了,就冲你刚才这么一笑,这两人十有八九怕是要相上你了!”
苏长音:“……”
!!!
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好好的族会, 怎么忽然画风一变,成了相亲现场?苏长音满脸迷幻。
宋晓见他一副呆懵的模样,少不了为他仔细解释起来。
原来宋晓的表妹一家姓窦, 家中世代从商,及至如今已是祁州数一数二的富甲大商,约莫是知道这商路已经走到头了,窦家当家便剑走偏锋将目光放到了官场上, 不止鼓励族中晚辈出仕, 还准备了重金厚礼做嫁妆, 打算为女儿寻一门官家亲事,寻的还不是祁州的地方官, 而是好高骛远, 将目标放在了京官身上。
一开始他们挑中的是宋晓, 然而宋晓在祁州的那一年多里愣是不为所动, 曾夫人可怜姐姐一片苦心, 又思及窦凝到底是自己亲侄女,心中一软, 便开口让她们今年中秋随自己进京好好物色。
没料到这才刚到没多久, 就先让她们看到了人品相貌样样出挑的苏长音。
苏长音听完, 略感诧异地问道:“你说在祁州的一年多里,美人在侧频献殷勤, 你竟愣是没看上人家?”
宋晓苦着一张脸说道:“凝儿相貌端美、性情乖巧,我自然是喜欢她的,但也只是当她是我妹妹,更何况成婚本就讲究两情相悦, 她若嫁我只是因着家族需求, 而我若是因着怜悯而娶了她, 那岂不是互相耽误……你那是什么眼神?!”
苏长音没想到宋晓竟然还有这种超前的思想,顿时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