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下马,将两匹马都交给门上的小厮,两人一个去了前去见林如海,一个去了后院见黛玉。
林如海见了海潮,脸上不是很好看。不过海潮脸皮厚, 书院这一年还学会了卖可怜。好一通罗里罗嗦, 也将要如海说得没了脾气。
让人上了茶, 说了一回晋小胖母妃的情况, 林如海便惜才的给海潮开了小灶,讲了许多官场禁忌和秋闱春试的注意事项。
之前林如海问过黛玉,问她对这个海潮到底是怎么打算的。黛玉又不是真的小孩, 哪怕再看海潮不顺眼,她都得做两手准备。
她叫林如海放心教,但凡海潮有了二心,她有的是手段效仿吕后。
效仿吕后什么?不会是……
林如海听了他闺女这狠戾的话,都觉得骨头发凉。看一眼恭敬聆听教诲的海潮都不知道要不要替他掬一把同情泪了。
相较于林如海的好脾气,后院的黛玉真真将严酷家长的范端得四平八稳。
上下打量了一回茗妩,脸就转到一旁不理人了。一旁侍候的雪见和寄奴左右看看连忙上前侍候茗妩洗漱更衣去去这一身寒气。
茗妩见状就知道要糟。
若是她姨妈当场就训她一顿,这事也就过去了。可她姨妈由着丫头侍候她更衣洗漱,那就不是容易过关的事了。
跑了大半天,一身的寒气也不敢就这么上前揉缠黛玉,茗妩也只能乖顺的跟着丫头去里间收拾自己。
一时泡了热水澡,又换了家常衣裳的名妩,狠狠的吃了一大碗鸡汤面,一大碗驱寒的姜汤后,这才乖乖的凑到黛玉跟前。
“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黛玉沉着脸,看着将头都埋在胸口的茗妩问道:“错哪了?”
“我不应该在下雪天出去溜马。”说完早就打了腹稿的答案后,茗妩又抬头朝黛玉讨好的笑笑。
黛玉不为所动,继续追问道:“还有呢?”
“应该在雪小的时候就回家,不应该不管不顾的疯玩。”
“继续。”
“……”
“去将书案上的书都给我抄上十遍。什么时候全都抄完了,什么时候再见你那宝贝马。”说完这话,黛玉还笑了一下,“我刚刚已经让人将你那匹马先送回府里了。这之前,你也不用惦记了。”
啊?
现在对着黛玉还能叫唤出来的茗妩,一进书房看到书案上那高高一摞子的书后,瞬间连抗议一下的力气都没了。
这么多书,还要抄十遍,这得抄到猴年马月去吧。
这是不是人们的那个——放纵一时爽,事后火葬场?
╮(╯╰)╭
别看茗妩承认错误的态度又乖又积极,实际上这次的事情在茗妩这里就是意外和巧合这两个词。
她是不认为自己有错的,自然也没觉得海潮错了。可惜面对她在这个世界唯一的亲人,她也只能乖巧听话的认罚了。
好在临近除夕,她的这个重罚也得到了缓.刑。
腊月二十八。
一大早,黛玉就先派人用马车将茗妩送到了吴嬷嬷所在的庄子上。等送茗妩的马车和下人回来,林家这边才收拾妥当,带着又黑又胖的林小哥儿坐着马车回城了。
林家不是张扬高调的人家,回城也是静悄悄的。吃过午饭,黛玉就开始了过年的各种准备。
好在年礼,年夜宴,年酒和祭祖的这些东西,黛玉早早就吩咐人该送的送,该准备的准备,这会儿也不过再从头看一遍有无差错罢了。
而另一边回自己自家的茗妩,前脚下了马车,后脚就打发寄奴按人头给送她回来的林家下人发了一回赏银。
等提着裙子往里走的时候,第一个迎出来的不是吴嬷嬷,而是海潮。
对了,今年也是茗海两家一块过年。不过这事嘛,茗妩‘忘记’跟黛玉说了。
两人有说有笑的往里走,海潮还笑着邀请茗妩去打猎:“老爷子到是养了几匹好马,我牵了两匹过来,明天吃过早饭咱们往东边山子打猎去。听人说那边的野兔最是肥美。运气好还能碰到鹿……”
“鹿肉好呀,收拾干净了烤着吃。兔肉嘛,还记得咱们之前吃的那个熏兔吗。也不知道庄子上有没有人会做。”
当初往京城来的时候,沿路吃了不少当地特色美食,有一处的熏兔肉特别好吃,茗妩后来还打包了好几吃在路上吃呢。
“怕是做不出那个味。”走到门前,有丫头掀开门帘子,海潮见状又伸手往上抬了抬,一边示意茗妩进屋,一边许诺:“还是赶明儿我叫人买几只回来吧。”
这会儿天冷,吃食放得住。让人多买几只,骑着快马送到京城虽不及刚做出来的好吃,却也不差什么了。
……
荣国府这边,在经过总总波折后,王夫人在得到了贾母的大力支持后,终于将筹建大观园的银子筹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