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耀经》乃是一本武功秘籍,在这个可谓武侠的世界之中,一本秘籍的好处自然不用说,而《神耀经》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曾是魔教教主的必练功法,只是在七十多年前,魔教分裂,这《神耀经》也不知所踪。
谁能想到,何万仞的母亲,那位一辈子困守内宅连自己儿女都不能庇护的柔弱女子的父亲竟然是魔教中人,那本《神耀经》就那样成为了压箱底的存在随着她的出嫁进入了何家。
何家大约也没料到,连当事人都不知,这消息却不知从哪里泄露了,传到了外头,这才引来了今日的一场祸事。
原主年已十七,因生来羸弱,并不能习武,被何万仞养在山庄之中,连山下都少有走动,偏碰到这场无妄之灾,被母亲推出之后并没有跑多远便昏倒山中,再醒来的时候便碰到了其父故旧,被送到了何家安养。
他心中有恨,却不知道恨谁,他甚至都不知道《神耀经》的存在,江湖离他太远,他于祖父家中读书刻苦,只盼将来做官或许能够寻得仇人,为父报仇,但… …
一场场欺骗之后的真相让他看到了太多丑恶,成功从受害者变成施害者或者只是一个转念,最后到死才明白他被那所谓的故旧所骗,害人害己。
直到最后,这《神耀经》都是下落不明,跟拂意山庄的灭门惨案一样,无人得知。
此时此刻,已经知晓记忆和剧情的何意笙还是一头雾水,他应该怎么做?亲自报仇,这样的身体已经被断定不能练武,他或许可以另辟蹊径通过精神力等异能增强自身力量,但,去何处寻得仇家?
已经知道那“故旧”有问题,但,那“故旧”是否是灭门一案的祸首又未曾在剧情中揭露,也许是恰逢其会?
祖父家中事事纷杂,他该去还是该避?
剧情中,原主知道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
祖父,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被陷害的吗?
祖母的死,大伯、姑姑的死,真的都是意外吗?
剧情的不明朗宛若一片迷雾遮眼,让何意笙也不知道如何取舍,他如今父母双亡,自然可以去过自己的日子,武侠世界,也不知道这等中世界的武侠世界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内力的修炼方法,还有其他的规则,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他想要知道的不少,但,占了原主的身份,岂能不理原主的因果,无论是弥补还是报复,总也要查明真相为先。
不,或许是保命为先!何意笙垂着头,宛若陷入了昏迷状态,一动不动,直到感觉自己被一双手拽起,穴位一痛,竟是真的昏了。
第447章
何意笙再次醒来的时候, 眼前已经不是在山庄之内了,晃荡的牛车上铺垫着厚厚的稻草,还能够闻到牲畜身上特有的那股子味道,头前不时的鞭响配着赶车人的吆喝, 头顶上,让他清醒的阳光极为刺眼。
抬起手遮挡,簌簌而下的泥沙险些落到眼中, 偏了头避让,看到的是周围略微整齐的树木, 这是行走在哪里的路上?
手肘撑着身下的稻草, 被阳光晒过的稻草有着如同被褥一样的宣软, 甚至还要更软和一些, 金黄的颜色如同阳光,散发着同样灿烂的味道。
车上除了稻草,只有他一人,周围偶尔有人路过,骑着马的超越他们,步行的最终被他们超越,前面的车夫似是察觉了他的动静, 回过头来, 看着他笑:“公子醒了?”
“这是哪儿, 你是谁?”
车夫带着遮阳的斗笠, 阴影下的脸并没有丝毫的熟悉之处, 何意笙断定这不是自己认识的人, 那么,按照剧情,不应该是见到父亲何万仞的故旧吗?
总不可能是这位车夫吧。
“老汉是往旬阳去的,公子是要去哪里?”车夫这样说着,笑呵呵地说,一副心无城府的样子。
何意笙不能完全信他,但暂时也找不到理由怀疑,便问了问自己因何出现在他的车上,几句话之后才知道这车夫是看到他倒在路边,这才把他捎带上的,算是做好事了。
“你就不怕我是坏人吗?”何意笙觉得不敢置信,他身上还是那身中衣,昨日沾上的那些污迹被太阳一晒,已经变成了灰色的,一抬手,灰尘都会在阳光下肉眼可言地往下飘落,整个人就像是灰堆里冒出来的乞丐。
除了那些已经晒干的血迹。
有人会把这样一个形似乞丐的人带上车,然后特意拉到某地吗?何况那些血液总还是能够辨识的,就不会怀疑有什么问题吗?
真实的生活从来不会如同小说中那样唯美,碰见身上带着血迹的人不敢相帮才是真的,淳朴的百姓更应该学会趋利避害,何况武侠世界的百姓应该都有些见多识广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