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在工厂里当工人,见识多些,也不像那些知青热血上头,听着青山这些话,连连点头,低声说:“不管在哪里,总是会的多的当领导,那些什么都不会的,到底也就是个苦力劳工。”
现在不兴“苦力”“劳工”这种叫法了,但道理还是一说就明白的,赵厚生点头,这么一说,他也不是不能理解,那些上头下来的干部一个个再怎么说得跟花儿一样,不认识字不会算账,能当上领导吗?
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直观的例子了,一下子就让人理解了。
办妥了这件事情,青山的心事去了大半,又得到两人理解,也不愁他的这番道理回去说不通娘了,这年头,还是老爷们儿做主,爹都同意了,娘也没话说的。
只是事情最好还是不要大肆张扬,不然的话,到底是用这种手段得到的高文凭,别人什么都不懂的还好糊弄一下,那些知青,项明他们可不是傻子,若是因此起了怀疑坏了自己的事儿……
青山想到这里把自己的担心跟赵父和小舅说了,两人也同意保密,商量决定不对外头的人说,连家里人也不说,免得走漏了风声。
回去的路上,因为心里少了事儿,骑车都轻快了许多,说说笑笑的,青山也想了些话把自己这番心思说得更顺理成章一些,不然从来没接触过书本的村里娃,再怎么聪明,怎么就能想到那么多未雨绸缪的事情。
天擦黑的时候到了家,青山娘早惦记着,在家等着,大姐二姐不知道做什么去了,没在家里头。
青山就把自己今儿干的事儿都跟青山娘说了,还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得了这么个病,现在看着还好,那些知青在呐,但他们肯定是要走的,到时候没人手了,我不还得下地干活,我又干不了,总要想个出路才是,总不能让爹娘养我一辈子。
我听项大哥他们说,上学的时候国家都管吃住的,尤其是大学,以后还给分配工作,到时候还能够在城里待着,有房子有饭吃……我又不比他们差,只要大学招人,肯定能上的,到时候就把爹娘都接到城里头去,住大房子,吃好吃的……”
幼稚至极的话语青山说得不打磕绊,经过了学校里那一趟,他的脸皮厚度是成倍增长,现在还不到撒娇卖萌无障碍的程度,但说些讨好人的心里话,还是游刃有余的。
青山娘一边抚着青山的后背把人搂在怀里一边听着,眼眶都红了红,她多好的儿子,多聪明的儿子啊!要是不得病就更好了!
又把青山的学生证拿过来仔细看了看,最后用帕子一层层包好了,说:“娘给你收着,保证不让他们知道,连你姐也不给说。”
青山要听的就是这一句保证,至于学生证到底是谁拿着,还有什么比青山娘藏着更好的,他这点儿信任还是有的。
说实话,东西来得太容易,他自己都没什么真实感,虽然也在那里回答了几个问题证明了自己的知识水平,但这样轻松就给了学生证,果然只有这样的时代了。
第32章
大姐回家的时候问了一下医院的诊断结果怎样,听到没什么好转之后,“哦”了一声,又关切了两句。
二姐的情商就要低多了,回来先吃饭,吃完了才问,问了之后嘟囔一句:“白花那么多钱了,我还一回没去过大城市呐,里头的医院肯定很贵吧!”
“花不着你的。”青山娘翻了个白眼,对女儿这般不长进的表现早有所料,也没什么期望,只盼着以后嫁了人能懂事点儿,其他的她就不指望了。
二姐哪是个容易服气的,又跟青山娘拌了两句嘴,这才偃旗息鼓进屋了,大姐早就进了屋缝衣裳,现在人做衣服都是靠自家,尤其是村里头,从来不到外头买的。
青山进屋前,两个姐姐正头靠着头,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见他进屋了,二姐忙抬起头来,咳嗽了两声,不说话了,大姐也把手上正在做的东西用布片一盖,放到了一边儿。
这般情态,青山一见就知道这两人必然是有什么闺房私密,再瞥见笸箩里未曾被完全遮挡的那一块儿军绿色的布料,就知道定然是和那些知青有关,保不齐就是未来的两位姐夫如今已经正式出现了。
早料到会有这回事的青山没工夫感慨剧情的强大,他之前已经设想过许多次,大姐夫就不说了,能够带着大姐一起回城,怎么说也是个过日子的,之后两人过得好不好,凭大姐的那份能耐,想来也不会不好。
至于二姐夫,从剧情中看自然是个渣,若是能够,断了他和二姐的缘分是最好。——这是青山最初的想法。
但感情这种事情,从来不是旁人说怎样就能怎样的,青山也没那么多闲工夫天天盯着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