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都是热爱读书的人。而且在他们看来,读书明显就比干其他体力活要轻松多了,桑榆的这个安排让他们很激动。
随着教职人员的确定,桑榆也对部落未来的教育事业进行了规划。
目前主要教的科目有三个科目,一个是语文,主要教部落的孩子学会认字,第二个科目是数学,学会数数,学会计算,学会九九乘法表,还有统计等。
最后一个科目是科学,科学这一门课主要是包含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以及不同工种的经验。
作为传承传下去,这一门课程还要邀请每个分队的小队长轮流来上课。
比如岩,他则教会学生,如何搭建房子。
大雪三姐妹,给学生们传授如何烧制砖头,还有胚胎怎么弄,等等。
……
必要的时候,学生们还要跟随着老师去到作坊和场地去参观学习。
孩子们从三岁开始就可以去上语文和数学。而大人就只能在下工后去夜校学习,年岁没有上限。
桑榆现在是手把手带着明和慧。但在这两个人出师之前,她还得亲自去上课,现在就只能盼着这两个人能争气一些,早些把基本知识学会,早日出师。
她根据两人的兴趣爱好,明教语文,慧教数学。
同时两个人还要配合白对部落里面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教育工作弄起来,其他配套的也陆续跟上。
很快,在桑榆、白、明和慧,以及其他手工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集聚区进出口的两块大石碑终于雕刻完毕,被立了起来。
岩带着人挖了地基,有用砂浆进行固定,使得这两块大石头岿然伫立,特别威严。
上了夜校的人们,有些能认出上面的一个两个字,再根据每个星期操练时候岩带着大家念了一遍的律法,很快就对上号,知道每句话对应的是石碑上的哪一个字。
而在时间记事方面,为了方便记录,采用凤凰纪年。
从搬到新地开始,也就是桑榆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年。虽然那时候已经是秋冬时节,没剩多少时间。但为了方便记录,还是从那时候开始进行计算。
所以那一年是凤凰一年。
而到今年,已经是是凤凰四年了。
第76章
在部落教育事业有条不紊发展的时候,其他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始着。
去年曾答应过岩石部落,今年种木薯他们的人要过来观摩学习。
于是在雪融化后的一个月,岩石部落就派了十个人过来。
高代替桑榆接待了他们,并让枝安排种植队开始春耕播种。
打铁场这边还没有来得及打制出农具,最重要一点,是桑榆暂时还不想自家的铁器暴露在其他部落的人面前。
她能信得过娅,但她。
因此春耕的时候还是得靠石铲和野兽琵琶骨做的耒耜,人工一点一点地翻地。
等岩石部落的人走后,才投入铁质农具。
岩石部落的这十个人,有几个在去年下雪之前跟娅一起护送伤员来过,也一起埋过木薯杆,主动性很强,一下地就知道拿农具学着干。
大家一起松完土后才开始播种。
枝作为种植队的队长,在耕种这一块已经有了整整两年的经验。
首领安排传授知识,她自然也是尽职尽责,告诉他们怎么种,如何施肥,木薯和豆子种植的区别是什么等,细细交代。
这十人都是娅的心腹,也是她特意选出来的勤劳能干的人。
他们学得格外认真,好在这活儿也不难,难的是如何组织生产劳动。
不过只要部落首领重视起来,组织劳作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今年春天,凤凰部落也只留够了自己要种的种子和木薯杆,要等到夏收的时候才能在新的一轮收获中预留出种子来,再分给岩石部落拿回去种。
以后他们再自行留种即可。
目前种植队在缺少镰刀锄头等铁质农具的情况下,还要兼顾着土地种植和收获等农事,一年能开荒的土地也只有一百来亩。
如今拥有的土地总计三百多亩,相当于人均能有一亩。
但这样对桑榆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土地至少要达到人均五至十亩,凤凰部落的人民才能真正富足。
好在一旦农具打造出来,农事工作效率将会提升至三到五倍以上。
因此打铁队那边,她也持续在跟进,督促着其他几个高炉赶紧开工打铁。
打铁场十间打铁铺均已上线,岩也在不停测试着几个高炉的燃烧性能,保证在鼓风机的带动下,能够使整个炉子的燃烧情况达到最优。
他平日里带着建筑队的人建设新地的排水系统。但要是其他地方需要建造一些复杂的窑和炉的,他都要抽出时间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