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部落当首领(基建)(113)

作者:大猫追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今年的木薯量上来了,地窖也因此多挖了几个,一个专门放木薯杆,一个放蚕卵,还有一个放一些不抗冻的青菜和食物。

如今地里有姜,韭菜和油菜花这几样菜品,其他的就是山上的一些野菜。

煮肉汤的时候加入野菜,配上一截木薯,一餐下来美滋滋。

人们都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

可桑榆却在担忧着今年过冬时候,人们是如何过冬的。

去年冬天部落才三十来人,都挤在伙房里烤火,一离火塘就不行。

连自己都冻出感冒,病了一个多月。

今年多了两百人,还是像去年那样,怕是行不通。

思来想去就想到了曾经北方的火炕。

于是找来三个建筑队一百二十个人,要建二十个大竹棚,每个竹棚里要搭上火炕。

以前的竹屋很小,最多就容纳一张床和一把小桌子,在里面做火炕不合适,不如建新的,重新规冬天的住宿保暖问题。

桑榆计划是每个竹棚造个十几米的大土炕,炕上能躺十来个人。

多热乎她不知道,但一定要保证所有人一个都不能冻死。

建筑队一共一百二十个人开始忙活,相当于六个人要花半个月的时间盘炕搭一间竹屋,这时间算起来并没有很紧。

建竹屋对建筑队来说已经是信手拈来的事情,难就难在盘炕。

桑榆想起自己曾经去过一个北方的朋友家做客,碰巧他们家盘炕,那时候没过多留意,只知道一个粗粗的印象,和岩他们经过几次实验后,终于搞清楚炕底下是怎样一个构造。

盘炕需要泥砖板和混凝土。

泥砖板其实跟制陶队制作的陶器胎胚差不多。但不需要放到土窑了烧制,省了三分之二的工序。

至于混凝土,新地的泥土都可以代替。

第45章

考虑到这些火炕需要承受的重量比较重,而且需要的砖头并不是很多,桑榆最后还是决定让大雪几人配合着烧一批火砖来砌炕。

砌炕的砖块头可以小一些。但得烧大一点的土坯垫在上边作为炕面。

同样要先做好模具,再把黏土和干草混均匀了,倒入模具做成砖头或者炕面的形状,阴干后再拿去烧就可以。

一个炕上得睡十三人,按照一人一米的活动空间,需要盘十三米的炕。

如今要做十三米长的炕,需要隔出两个以上的炕道,目的是为了支撑炕面的重量,炕道的弯绕也不能太多。

否则烟不顺,火就燃不起来,还会往屋里倒灌烟,烟筒的位置也得建得高一点。

建的时候,先用砖头把炕的四个面给砌好,接着做炕道,抹泥,再把土坯做的炕面放到上面去。

最后用黄泥把整个炕洞都抹一遍,密闭性没有问题了这个炕就做好了。

盘第一个炕的时候都是桑榆手把手教的,一边教一边讲解,一群人围着学习。

以前一直跟着她的那三十多人,对她这样的博学多才已经见怪不怪。但后面救回来的这些人,才慢慢领略首领大人的无所不能,简直是移不开眼睛。

等桑榆示范完一整个过程后,大伙儿六个人一组开始干。

对岩和大雪三姐妹来说,这玩意有点像之前他们做的窑洞,只是窑洞是圆的,这个是平的而已,知道方法后,几人都觉得盘这个炕毫无难度,搭把手居然半天就做完了一个。

其他人慢一点,那左右也不过是花一天一天半的时间。

炕做好之后就开始搭竹棚。

除了烧砖需要,去砍竹子需要时间,还有扛回来的路上花时间,剩下的都不是什么大事。

原本桑榆给他们预留半个月的时间,谁知十几天就搞定了,效率可以说出了她的意料之外。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多力量大,一百二十个人呢,造几个炕建几间竹屋能花多少功夫。

见他们事情做得快,桑榆又把他们赶上山去砍柴。

平日里需要柴火的地方就是伙房,聋一个人打柴就够了。

但现在盘了炕,到时候柴火将会是一个超级消耗品。

而且砍柴的地方不能是新地附近,这里是多人口的集聚地,人类的生活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生态环境。所以周边的树木,除了竹子,尽量去远一点的地方砍。

一百二十人砍柴,一人一捆就是一百二十捆,一天下来就有五千多斤柴火。

但桑榆是个喜欢有备无患的性格。而且这个冬天烧不完,过了年还可以拿去烧砖。

于是这群人在首领的安排下,又再砍了三天柴火,把伙房后面堆得像座小山似的。

这么多人一起上山,大家伙一边砍柴一边聊天,结伴回家,倒是其乐融融。

他们都知道,这些柴火最终还是用在自个儿身上。

上一篇:两个寡妇下一篇:最甜不过舍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