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17)

作者:白马骄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显而易见,跳几回,就要爬几趟,跳到最后,人会怀疑人生。恍恍惚惚觉得自己不是个跳雪运动员,而是个登山运动员。

在踏上今生初次跳的40米台,最后一节台阶时,凌放心里有了个突如其来的念头。

在跳雪这件事情上,他以前就是有想法就去试的人。

“那就来吧。”凌放在心里对自己说。

他看了一眼同样登上来的叶飞流。

叶飞流看着他点了下头,示意滑道没毛病,又让他等等,下台阶到一半左右的小平台,然后回身喊他:“随时开始——”

就见这孩子已经把雪板穿好,往滑道里放平,手向身后握着固定杠,半秒迟疑都没有,眼都不眨,目视前方,直接松手就下来了!

“……”果然再看一次也还是这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儿。

叶飞流心里与其说赞叹,不如说诧异。因为凌放那份轻松自如的镇定,和第一次看凌放跳15米台的时候没任何区别。

这孩子心理素质好到有点反人类了啊——他在紧紧盯着凌放助滑的短短一两秒中想。

在重力作用下,凌放沿着30度倾斜的纯冰面飞快下滑,虽然40m跳台助滑道短,但到台端也已经能把人体加速到六十公里每小时。

叶飞流看着,这孩子保持曲体直达台端,时机掌握很精准,姿态略下沉,准备——

起跳!

叶飞流下意识吸气。

伸膝快、躯干角明显小、膝角明显大、出台时,上体几乎水平。作为职业教练员,叶飞流对这个起跳姿势的瞬间判断是:

可以拍剪影核对教材示例的程度,这是典型的高曲线起跳动作!

凌放其实是怕叶飞流等他跳完40米,又要用他跳的毕竟不是70米来忽悠小孩儿。

天知道国内现在没有70米的跳台啊!他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心急,于是决定用国内运动员很少采取的高曲线起跳,震震叶教练。

跳台滑雪起跳姿势最粗略地可以大致分两个方向,与后续飞行姿势结合,形成稳健派的低飞行曲线,或是激进派的高飞行曲线。

出发点越高,空中飞行时间越长,距离越远。

高起跳,如果成功,成绩当然更好。但这就和其他许多的运动项目一样:机遇与风险并存。

选择两者的运动员在大赛中基本是对半开,亚洲运动员大部分会选择低曲线。

凌放前世也是在这样的培养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但他始终不满足,想要挑战自己,退役前就在逐步尝试换起跳动作。

当然,高曲线的弊端就是着陆不太稳。

不过,他脑海中一闪念,那毕竟都是他跳90米标准跳台甚至120米大跳台的时候,才会发生的问题。

毕竟重活一世,凌放打算把自己的基准定高一些。高曲线什么的,现在不跳,以后也要跳,何况这才区区40米而已,他对自己有信心!

必不可能出问题……的吧。

第9章 虎

看着凌放这次跳跃的叶飞流,只是短暂地惊艳了那么零点几秒秒,甚至来不及在心里夸赞,就狠狠一皱眉——

凌放刚一离台,左脚雪板向外开的角度就大了,支棱出去划出一道不规则弧线,他凭着天赋般的超强平衡感,在高速、高空状态,尝试找回平衡,不幸的是,恰好此时侧风加强了。

将军山今天风力也就三到四级,按理说影响不大,可谁让空中的小少年目前就在各种意义上都……有点飘呢?

40米跳台的腾空时间短,凌放的左脚带动雪板激烈回摆,但是他能感到,身体已进入危险的□□。人体的无动力滑翔,其实就和飞机滑翔的原理一样,倾斜是失去升力和坠毁的前兆。

……坏了。

凌放心里还能比较冷静地判断出态势。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两个字的功夫,他虽然失衡,也依然靠着惯性划出了剩下那半条优美的抛物线,躺着落在着陆面的雪面上。

“啪叽”一声。

这个词用来形容人体摔在雪上的声音挺贴切的,“啪”是落地,“叽”是挤压雪……

雪和雪还不一样。

跳台滑雪和其他许多带有滑雪俩字的运动不同,它的冬季跳台滑行面正如此前所述是用冰铺在滑道里,而雪只是在着陆面,是个冰雪合一的古老运动。大部分雪上项目,比如越野滑雪和高山滑雪,正规比赛道上是硬雪,这是为了提高滑行速度,降低阻力。跳台滑雪着陆坡上却是粉雪,这是因为跳台滑雪运动员以极高速度在空中俯冲下来落地 ,软质粉雪还是能够起点缓冲作用。

但相对应,着陆就更不稳定了。

粉雪质地轻软松散,摔起来也是扬起一片如岚似霰的雪烟……该说不说的,客观看,倒是挺漂亮 。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