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寡妇(30)

作者:吃了木鱼的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镇上的粮食铺就这么几家,冯青霜跑了个遍,找了两家报价最低的,仍旧比村子里收的价格要高了一些。冯青霜并不是很满意,可再让柱子多跑几个村子收豆子,也不现实。

接连几日,冯青霜卖了豆腐便在街头望着那两家店,想看看他们的豆子都是哪儿来的。苗三娘心疼她这样风吹日晒地站在那儿守着,便劝她:“贵就贵一些,他们也是要挣钱的,咱们少挣点就是了,你站在那儿得等到什么时候。”

冯青霜笑着:“铺子里你们都忙得过来,我就去等两日,等铺子里忙不过来了,我就不去了。”

倒是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冯青霜虽然没有看见有人运豆子来,倒是看见了有人运大米来。冯青霜等那人卸下车里的大米,赶着车走到街头,她赶紧追上去:“大哥,你这些米是从哪儿运来的?”

那人转头看了一眼冯青霜,见她是个妇人,也不知她为何要问这个,倒是也没隐瞒:“我东家在县城里。”

“你家可有豆子卖?”冯青霜追问着,那人摇了摇头:“我们家只有大米和面粉,豆子那些我家不卖。”冯青霜从怀里掏出一枚铜钱,递给那人:“大哥一路过来累了吧,前头有个茶寮,你拿着去喝完茶。”

那人接过铜钱,拿起肩上的巾帕擦了擦汗,倒也不急着走了:“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我想买豆子,可我们镇上的豆子都不便宜,不知县城里的是否会便宜些。”冯青霜本就打算继续打听,听他问了,也就说了。

那人一直在县城里,自然比冯青霜知晓的清楚一些:“你若是买的少,兴许还镇子上的便宜些,若是买的多,像那些店家一样,县里的价格便能低一些,还能派人给你送来。”

冯青霜眼睛亮了亮:“真的?这里去县里要多久?”

那人回着话:“若是走着去,走走歇歇,大概要有三四个时辰,若是有个牛车驴车的,就会快许多。”冯青霜打听到了想要的消息,连声道谢:“谢谢大哥,我就不耽误你时间了,你快些回去罢。”

那人抬起车走了。

回到铺子,冯青霜将这事同苗三娘商量了一番:“我们明日多做一些豆腐,午后便过去,到县里看看,顺便玩一玩,第二日午饭前回来,你看怎么样?”

苗三娘有些犹豫:“那人是卖大米的,他又不清楚豆子的价。或许,县里还嫌我们买的少,比镇上还贵呢。”冯青霜倒不在乎:“若是价格不合适,我们便回来再镇上买。你就当陪我去县里玩了一趟,可好?”

苗三娘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她娘家便在县里,她是有些怕会遇上熟人,可转念一想,她这般长大,在家时便无人在意,更何况已经出嫁这般久,恐怕迎面撞见,也不会被人认出来。若是有人认出来,她便死不承认,决不能连累冯青霜一起被瞧不起。

两人说定了,就开始做豆腐,这几日生意依旧火热,两人都打算每日都再多做几斤,友佳酒楼那边的反响也不错,对她们的豆腐很喜欢。

苗三娘从锅里捞了一勺豆浆,放了一点糖,端给冯青霜。冯青霜喜欢喝咸豆浆,她喜欢喝甜豆浆,两人口味倒是很不一样,但冯青霜好商量,她给什么都会喝。若是早上,苗三娘会给她做一碗咸的,午后,她觉得甜甜的更好喝一些。

冯青霜也已经习惯了,早上她就着咸豆浆吃包子或者饼子,午后又会喝一碗甜豆浆,比糖水好喝多了。冯青霜将碗放下,想到一个点子:“咱们铺子都空在那儿浪费着,不如以后你做些豆浆来卖,早上喝的人兴许不少,多的统统做成豆腐就成。”

苗三娘一想,倒是可行:“那得再买个石碾子,再买一头驴才成,一头驴可忙不过来。”冯青霜连忙出去找柱子,叫他得了空,找个木匠,打两套桌椅放在铺子里。她倒是明白,铺子里不做早点,光喝豆浆,哪儿会有那么多人,兴许多是买一碗带回去喝的。

第二日,冯青霜便站在铺子前,放了一小桶热腾腾的豆浆在边上,都不曾放糖的,若是放了糖,待会儿回锅便不能做豆腐了,也在边上放了几个碗。也有人买豆腐时会问上一嘴,冯青霜便兴奋地同他们推荐,遇着老客,还免费叫她尝一碗。

这豆浆家里不会特意做,买一些回去倒是也新鲜。有几个住得近的,很快便跑回去,拿了罐子或是盆来的,买了一罐,带回去家里都能喝。

一小桶豆浆卖完了,豆腐也卖得差不多了,冯青霜回院子去帮忙,待会儿还得去县里,没那么多时间,得抓紧时间才行。

冯婶知晓她们要出门,卖完豆腐也来帮忙,四人忙得午饭也忘了吃,终于差不多都弄好了。冯青霜又嘱咐了二丫几句,让她明日先在前头帮冯婶卖豆腐豆浆,豆腐等她们回来再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