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青霜没法子,这鸡都是苗三娘在照看喂养,这鸡蛋自然也她说了算,她这般坚持,自己也不好再拂她的好意。于是,冯青霜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过上天天有蛋吃的日子。苗三娘有时在菜里加个蛋,有时单独蒸两个蛋,有时是烧水时煮了两个蛋,等她回家,先叫她吃了蛋再去地里。
苗三娘照料得精细,冯青霜甚至觉得苗三娘住在家里,是自己占了便宜。于是,每个月发月钱时,越发积极地如数上交,甚至想过,要不要将床底下,先前攒着的钱一并交由苗三娘算了。可她立马又清醒过来,她俩这般搭伙过日子也只是暂时的,也不定哪日,苗三娘就搬回去了。
苗三娘也不可能天天在家里不出门,时间一久,村里的人也都知晓她如今同冯青霜住在一块儿,也瞧见过两人互相扶持的模样,起先还有人替冯青霜不值,觉得她是被苗三娘缠上了,平白多了个累赘,可听冯青霜说起她每日干的活,每日给她吃的蛋,那些妇人竟转了态度,都觉着她们寡妇能这般互相扶持过日子也是一种法子。
自然,也有人私下劝冯青霜要留个心眼,苗三娘那模样瞧着便是要改嫁的,不要被她牵着鼻子走,冯青霜应着,虽然也不知晓到底要留什么心眼。
豆子收下来,苗三娘便专心呆在家里做豆腐,豆子很多,做豆腐的工具都还是冯青霜出去借的,并不大,她只能一点一点慢慢做,却又不能做得太慢,要赶在豆子坏之前。
第一块豆腐做好,冯青霜替她一块一块切好,叫她拿去分给村上的人,替她自己留个好名声,有几户汉子帮过苗三娘,苗三娘便拿着豆腐去了,可剩下的,她却又怕自己的豆腐会被扔出来,不敢独自前去,拉着冯青霜陪她一块儿去。
第7章
苗三娘埋头在自己的豆腐中,村子里的人都送过了,还是多下来很多,晚上,冯青霜便是吃的豆腐宴,各种做法的豆腐和豆渣,吃了一肚子的豆腐,叫她感慨,这阵子的地真是没白种。
还有不少多出来的豆腐,苗三娘想了个法子,让冯青霜去请村子里闲着无事的人,替她跑到隔壁村甚至镇上去卖豆腐,一斤豆腐三文钱,跟那些人说定,卖出去两斤,便给他们一文钱。冯青霜出门,很快就带了一个妇人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儿来,他们乐意做这事。
两个人用篮子装了豆腐就出门了,出村去了。
磨了两日豆子,苗三娘和冯青霜都已经十分疲惫,可苗三娘心急,看着豆子发愁。冯青霜靠在一旁歇息:“你这么急做什么?这些豆腐都还没卖出去,你做出来,豆腐坏了怎么办?井底可放不下这么多。”
苗三娘说出自己的顾虑:“我怕不做完,豆子就坏了。”冯青霜一听,叹了口气:“要是因着这个,你大可放心,明日天晴,我把豆子放院子里晒晒,晒干了,就不容易坏了,起码比豆腐是好放些的。”
苗三娘对此并没有什么经验,听冯青霜这般说,便听她的安排,也不再做豆腐,明天打算晒豆子,然后将刚做下去的豆腐拿出去卖了。这阵子,村里确实少有人做豆腐,那妇人和小子腿勤快,豆腐竟也卖出去不少。
有了不少进账的苗三娘,掂量着荷包,有些欣喜,向来都是冯青霜交月钱,终于有她挣回钱的时候了。冯青霜看她这般,也夸她:“不想你竟还是个豆腐西施。”
“以前在家里,我很爱吃豆腐,闲着没事,便学着做豆腐,没想到,竟还真用得上。”苗三娘很少说起以前家里的事,冯庄的人除了她已经逝去的丈夫,恐怕也没人再知晓她的身世。
冯青霜也起了好奇:“你家是做豆腐的?”苗三娘看着她笑了笑,又摇了摇头:“我也不知家里是做什么的,大概是不缺钱,可惜我出身不好,我的娘是青楼里的,我爹虽然把我抱回了家,可也不会管我,甚至不准我叫他爹。我在家里,没人管,没人理,像是游魂。长大了,也没人在乎,我都不知,冯二狗是怎么知道我这个人的,去家中提亲,家里才想起我这么个人来,也巴不得早早将我赶出去,便应允了,我便来了冯庄。”
冯青霜听得一愣一愣,她是果真没想到,苗三娘的身世竟是如此神奇,也难怪她一副柔弱无骨的模样,若是有钱人家的,哪怕是私生女,确实也不会做那些农活,不懂菜的事。可若是有钱人家正经的女儿,又哪儿会沦落到这般田地,又哪儿会为了一个容身之地,这般委屈讨好。
冯青霜不知为何,突然很是心疼,又有些愧疚,虽然自己从小没娘,可爹向来待自己很好,丈夫也是打小便一块儿玩的青梅竹马,虽他也是个可怜人,可也不至于苗三娘这般,说不出的,能吃饱穿暖,却好像比他们都更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