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意:“几个穷书生,是许书诚在来长安路上结识的——许公子没心眼,每次招待出手大方,看见文采好的,就推心置腹。许家的家世、学识都是一等一的,许公子放在哪里都是惹眼的人物,想不招嫉妒都难。”
说到此处,目击者的动机已经昭然若揭。
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你一生下来就是公子,好,那我用功读书,什么,你竟然比我还用功,脸比我长得俊,诗作得比我好?!
岂有此理。
故意借酒醉斗诗,是在找机会侮辱我吗?
士可杀不可辱,你给我等着!
韩成则:“真是枉读圣贤书。”
作为曾经的恩科三甲,齐鸣也露出不齿为伍的嫌恶表情。
欧阳意:“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目击者和车夫明摆着证词不同,张嵩却采纳了前者。”
如果之前验尸得出的结论只是此案蹊跷,现在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
而一切的源头,都在主审官张嵩身上。
“不好!”欧阳意脸色微变。
“怎么了?”
“我担心,张嵩早就认识许书诚。”
是啊,一开始大家就觉得这案子断得太快、太急,起初只当是司刑那边抢案源,抢这个月破案数压疏议司一头。但现在琢磨起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再着急破案,也不能拿无辜者的人头充数啊。
张嵩也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冒这种风险。
除非,张嵩和许书诚有深仇大怨,非弄死他不可?!
齐鸣叫道:“那我们已经提出要翻案,许书诚可危险了!我们得赶紧把人救出来。”
人命关天,欧阳意直接动身去刑部大牢,就在大牢和张嵩对峙!韩成则和齐鸣本想陪同,但欧阳意却另外交代事情请他们调查,最后只带了顾枫。
“阿意……”
韩成则和齐鸣离开前,都有点不放心他们的小师妹。
“诶,不会有事啦,牢里那么多同僚。”欧阳意让他们放宽心。
刑部大牢是周侍郎亲自管辖的地盘,张嵩再怎么想弄死许书诚,也不敢当着同僚的面明着来。
如此盘算着,匆匆出发,事后回想,还好她带了学散打的顾枫。
*
刑部大牢建于□□年间,太宗时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关押犯人达万人之众。
这里常年阴暗潮湿,无有光明,一盏手提灯笼只能照亮身前方寸,有的人在里头从年少关押到老,有的人在漫长的关押后被流放,死于异常寒冷的异地他乡。但也有人在短暂的牢狱生活后刑满释放。
只有极少数人,能以无罪之身走出这里。
欧阳意希望,许书诚,将是其中一个。
进入大牢后第一时间问了狱卒,得知许书诚因早早认罪而在牢中安然无恙,稍稍放心,紧接着听说张嵩也前脚刚到,正等候她。
“瞧瞧,久推官来了就是不同,一下子蓬荜生辉。”张嵩阴阳怪气地招呼。
能不气吗,她们是来啪啪打他脸的!
就在一炷香前,张嵩收到疏议司送来公函。
疏议司有复核刑案之权,提出合理疑点,可调取各部司任意一个案子。
凭着目击者的新证词,疏议司要求立马接手许书诚的案子。
张嵩气得在刑司发飙,大骂“疏议司不要脸,又来抢功劳”。气头过后,才想起亡羊补牢犹未晚,火速带人来大牢。
气急败坏之后的张嵩,冷笑连连地手下说:
“疏议司要翻案是吧,可不代表许书诚能活着出去。”
作者有话说:
想起老婆,梁素珍忽然觉得手里的剑也不香了。
第6章
张嵩心中冷笑不停,阴着脸和欧阳意签了交接文书。
对方一边嘴硬地表示不相信“罪犯”无辜,一边倒也有点“遇到你久推官,我算认栽”的无奈,大体也算干脆。难不成冤枉张嵩了?
心想着,欧阳意道:“且不说许公子家风,干不出这种残忍之事。他是养尊处优的少爷,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捆人、如果打结最牢固,他恐怕都答不出来。”
张嵩嗤笑一声:“我不信!我敢打赌,这姓许的就是杀人犯!”
“那不如请许公子来当面陈述。”她正好也想见见许书诚。
作为现代人,欧阳意还是不适应同僚之间阴险的争斗,能讲道理的尽量讲道理,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好啊,叫来问问。”张嵩从善如流。
大牢阴影笼罩下,谁也没注意到张嵩笑得诡异。
等人的间隙,张嵩叫人点上檀香,大牢里味道不好闻,檀香可以去去浊气。但这檀香味道有点怪,哪儿怪,欧阳意不太说得出门道。
后来也是这怪檀香,差点要了许书诚的命。
哗啦啦,铁链拖行在地上的声音越来越近,许书诚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