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栀想了想,“原来牛皮纸还分三六九等吗?”
骆兵点头,“竹子做的牛皮纸最好,
光滑鲜亮。树皮做的次一等,粗糙但结实。稻草做的最差,又薄又烂轻轻一扯就坏了。刚才那人给你看的就是稻草做的,姐姐要的那种大小,一百张一角钱才是公道的价格。”
“那你给我准备竹子皮做的,多少钱你说。”
骆兵想了想,“竹子皮做的牛皮纸,一百张至少也要二角五分钱。”
栀栀示意芃芃拿出一块钱给他,说道:“骆兵,这里是一块钱,我把钱给你,明天你帮我准备一百张竹子皮的牛皮纸,外加七角钱的一分钱零钱好不好?还有五分钱的差价,当是我付给你的酬劳。”
骆兵看着那一块钱,思绪万千。
——这可是一块钱呀!从来也没人这么看得起他,这么相信他,让他办事还先给他钱!
他眼圈红了,连忙说道:“姐姐,明天等我把牛皮纸送去给你的时候,你再给我钱吧!”
栀栀笑道:“可我还得麻烦你帮我淘换零钱呢!拿着吧,明天上午九点,咱们在医院门口见!”
说着,栀栀芃芃和骆兵告别,姐妹俩骑上自行车回了魏家村。
镇上距离魏家村并不远,送魏奶奶来的时候大伙儿是推着车来的,走了一个多小时,回去的时候骑车,只花了十来分钟就到了。
这会儿是下午两点多钟,魏奶奶家的邻居四婶见只有栀栀和芃芃回来了,连忙问道:“你们回来了啊?棠棠奶奶呢?”
栀栀姐妹说了。
四婶松了口气,“幸好你们今天赶了来……”
栀栀脆生生地说道:“四婶,我们有事想求您。”
“嗐,什么求不求的!我们家和棠棠奶奶做了几十年的邻居,以前她身体还好的时候,没少帮着我们看孩子啊看菜地什么的……来,是不是人住院了这费用有些困难?别着急啊,我这就回屋里给你们拿钱去!”说着,四婶就准备进屋里去拿钱。
栀栀叫住了四婶,“婶子先别急!多谢婶子了……可依着魏奶奶的性子,她连亲孙女都不想连累,恐怕也不想借婶子的钱。”
四婶一愣,叹气道:“可不是么!我男人说了好几回带她让医院去,让她别担心医药费,可她就是不听……”
栀栀说道:“所以我想麻烦婶子一件事。”
“你说。”
“婶子能不能带我们上山去摘点儿山楂果?我们做成糖山楂去镇上卖,挣到了钱给魏奶奶当医药费。”栀栀说道。
四婶,“糖山楂能挣几个钱!”
栀栀笑道:“要是挣不到钱,那我们就留着自己吃吧。”
四婶很不以为然,但还是喊了她女儿俏妞过来,让俏妞带着栀栀姐妹上了后山。
芃芃和栀栀在魏奶奶家的院子里各拿了一个背篓背上。
俏妞七八岁大,爬山速度飞快,芃芃和栀栀还有些跟不上。一上到山上,姐妹俩都惊呆了。难怪棠棠常说,她奶奶家的后山上长满了山楂果……
可不是么!
这满山遍野的山楂树,连空气里都带着淡淡的山楂果香。
两人七手八脚地摘满了两只大背篓,又在俏妞的带领下回来了。在进入魏奶奶家院子之前,栀栀还想给俏妞一把山楂果,可小妮子看不上,摇摇头跑了。
趁着这
会儿天上还挂着大太阳,姐妹俩急忙开始挑选和清洗山楂果。
想着满山遍野的全是山楂果,栀栀在挑选果子的时候就没手软,品相最好的山楂果留下,但凡有一点儿毛病比如说有点儿虫咬、表皮破了一丁点儿的山楂果全被她挑了出来……
洗山楂果洗到手发软,选山楂果选到眼抽筋,才总算挑出了让栀栀感到很满意的一大筐优质果子。
再把洗净的山楂果放在大圆筛上晾到半干……
事情就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栀栀去找来一只干净的大篮子,又找了干净的纱布、包袱布,但还是觉得不够干净,就打了水来把纱布、包袱布洗得干干净净,又把篮子也刷洗得发亮。
芃芃就忙着生火做饭。
姐妹俩查看了一下魏奶奶的厨房,米也有、面也多,但分量很少,大约各二斤左右,而且米袋和面粉袋子被细麻绳扎得紧紧的,还被收在柜子靠里头的位置,一看就是平时根本舍不得吃,估计是等着棠棠来的时候才吃的。
灶前倒是放着半簸箕的三四个土豆、四五个红薯,外加一小袋各种各样混在一起的杂豆,大约有个三四斤重的样子——这些应该才是魏奶奶平时吃的主食。
幸好姐妹几个来的时候,妈妈让她们带了大米和各种菜干。
这边芃芃焖上了大米饭以后,就去魏奶奶的菜园子里看了看。魏奶奶年纪大了,做不动农活也上不了工,所以她就精心照顾这个菜园子,除去自己平时吃的,还三不五时的送点儿给村里人。村里人投桃报李,也常常换给她一点儿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