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宇就问,“给张金根也拟一份吗?”
一说起第十一生产大队,栀栀愁得连饭都不想吃了。
她小小声问陶容冶还要不要加饭。陶容冶点头。
栀栀就把自己碗里还没动过的米饭扒拉了一半给陶容冶。
跟着,她又把剩下的那一点儿米饭全都倒进汤碗里;跟着,她把盘子里的菜扒拉了四分之一到空掉的饭碗里,又把自己的菜盘子往前一推——
“大家随意加菜。”
然后栀栀就捧着番茄蛋花汤拦饭吃。
陶容冶担忧地看着栀栀。
——栀栀一向饭量不大,但今天这明显就是……没胃口。
发生了什么事?
是因为黎恕领了个女的来吗?
陶容冶看了周双双一眼。
栀栀已经转头问向了姚叔,“叔,张金根这人性格怎么样啊?”
姚叔犹豫了一下,摇头,“难搞。”
罗叔也说道:“那家伙软硬不吃哩!”
刘叔,“比驴还犟!比狼还狠!”
王叔,“而且疑心很重,对谁都不信任,只相信他自己……”
栀栀扶额。
陶容冶心里一松,心想还好还好,不是为了黎恕带了个女的来而生气,就证明在栀栀心里,黎恕并没有那么重要。
申书华说道:“栀栀,要是劝不动就算了呗!咱是出于好心才想帮扶他们的,但如果他实在不领情的话……我们自己的事儿还忙不过来呢,何必再操这个心?”
栀栀叹气,“倘若我今天没去南瓜岛也就罢了。”
她这么一说,傅明宇心里也有些难过,就把今天在南瓜岛上的所见所闻说了。
一时间,知青们面面相觑。
姚叔他们也叹气,缓缓说起了往事——
“我听徐拥军讲,他们老家59年、60年闹饥荒哩,但是咱们南陵59年、60年没啥大事,反倒是60年一整年没下过雨,61年的时候,连着各个岛上的淡水都枯竭了。又咸又苦的海水倒灌进来……庄稼颗粒无收还是小事,没有淡水怎么活命啊?”
“镇上派了人来给大家做工作,让大家搬到镇上去避难,多少有口吃的,也有口淡水哩。金根一开始是服从安排,带着南瓜岛上的人去了镇上。那你们想啊,那么多人去了镇上,就算有国家贴补,但是肯定还是要韦大成他们帮扶嘛!”
“就有几个妇女和金根手下的人吵架,话里话外就是南瓜岛是来打秋风的,是叫花子……金根发了火,当天就带着人又回了南瓜岛。那时候我们正义岛还不是第十二生产大队,金根就去找我们大当家求救,大当家让他带着人住到正义岛上的溶洞里去,他们在我们正义岛捱了一整年,一直到62年春天才回的南瓜岛。”
“其间韦大成几次跑过来,当面向金根道歉,还把那几个妇女也带来……那几个妇女跪在金根面前求他原谅,金根也一声不吭,不理不睬。62年春天开始下雨,金根带着人回南瓜岛去种地。韦大成给他送了口粮去,他也不肯收。几百个人里,男的天天下地劳动,就靠着女人出海打鱼,我们大当家的再补贴他一点,他们才熬了过来……”
“结果到了秋收的时候,上面本来说了荒年只要缴5%的公粮就好,他呢,就非要按着平时的15%来缴……韦大成实在没法子,偷偷过来求大当家再照顾照顾南瓜岛。那一年啊,我们每隔两三天就给南瓜岛送一次鱼,每次都送四五十条,差不多二三百斤吧!他们又捱过了62年冬天,到了63年年底的时候才慢慢好起来的。”
“但他这个人呢又很怪……你想啊,大当家照顾南瓜岛整整两年,按说张金根应该感激大当家才对吧?从61年到63年,大当家眼睁睁看着老百姓遭灾,也眼睁睁地看着镇政府是怎么为了老百姓到处想办法搞吃的,所以64年春节的时候领导又来招安,大当家就同意了。”
“消息一传出去,气得张金根划了个小船过来,在正义堂前骂了大当家一天一夜,大当家直接把他给绑了,扔进船里让他滚……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张金根和我们正义岛再也没了往来……”
栀栀听得入了迷。
最后,姚叔来了一句总结,“张金根这个人啊,骨气是有的,人也很可靠,但有点……脑子一根筋你懂吧?”
栀栀缓缓点头。
这时傅明宇吃完了饭,招呼栀栀,“快吃快吃,我先去洗碗……一会儿读书室见!你把合同的内容大概跟我说说,我来拟个草稿。”说着他就拿着碗筷走了。
栀栀也赶紧扒饭。
两口三口吃完,她也去洗了碗,回到食堂放了碗,刚离开食堂准备去读书室的时候——
黎恕来了。
栀栀朝他一笑,转头继续往读书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