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站都要齐齐整整嘛!
花了两三个小时,白水口的小摊也摆好了。
栀栀给小伙伴们排了班儿,把人分成两班,每六小时替换一次,以保证体力。然后呢,就是横线、纵线的两个车站之间,伙食要统一。毕竟吃住都在火车站里,嗓音大得能让人崩溃,不可能休息得好的,就只好尽可能让大家吃好一点。
栀栀给自己也排了班儿。
每天中下午和傍晚时分各巡查一次,就怕各个站的小伙伴们会不会遇上突发事件。
于是,夜里十点多,当栀栀精疲力竭地回到九道弯站,正准备找张苹香买份宵夜吃、然后就好好睡上一觉的时候——
咦?
为什么张苹香的表情那么愤怒???
栀栀转头一看,发现张苹香的面摊旁边又多了一个小摊子?
这也是一个卖拌面的摊子,摆摊的是个年纪和张苹香相仿的农村姑娘。
张苹香长了一副圆脸,五官也是浓眉大眼的那种,整个人由内而外地透出了一股子勤劳踏实的朴素气质,特别像这个年代板画里的正面宣传人物。
疑似和张苹香打擂的这个年轻姑娘,特别特别瘦,皮肤很白下巴尖尖的,眼神里透出了不安份的机灵劲儿,嘴角边还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栀栀又看向了自家的小摊子。
她敏锐地发现,不仅是张苹香的表情不太对,就连自己家的伙伴们也是人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儿?
咣且咣且——
呜!!!
远方又有列车即将进站。
可是,张苹香僵坐在她的小摊子面前,一动也不动的,似乎并不打算叫卖。
自家的伙伴们也一脸沉默,似乎并没有人打算叫卖?
李晴玉、李爱国是一直跟着栀栀的。
见列车已经缓缓驶入站,姚叔他们却不动、也不打算叫卖?
于是不明就里的李爱国就冲着车窗叫嚷了起来——
“旅客同志们辛苦了!快来喝上一杯免费的茶水吧!”
李爱国刚这么一喊,白肤尖脸姑娘就开了口,“他们的茶水不卫生!大家快来我这买!”
栀栀瞪大了眼睛。
正好这时,李晴玉也大声叫卖,“婶子嫂子们,姐妹们快来买头绳啦……2分钱10根头绳……”
李晴玉一句话还没说完——
白肤尖脸姑娘便用嘹亮又尖锐的声音切断了李晴玉的话:
“……这头绳一扯就断!!!”
所有人全都愤怒地瞪向了这个白肤尖脸的姑娘。
白肤尖脸的姑娘却翻了个白眼,露出了“你奈我何”的表情。
第137章
栀栀看着那个白肤尖脸的姑娘,微微一笑。
尖脸姑娘也打量着栀栀,然后又看向了张苹香,似乎一直在观察着栀栀和张苹香之间的互动。
栀栀没有理会这个尖脸姑娘,她快步走到自己的小摊子那儿,和小伙伴们低语了几句,开始数着节奏的喊口令。
栀栀轻声说道:“过年送大礼!”
众人齐声大吼:“过年送大礼!”
栀栀轻声说道:“送礼送特产!”
众人齐声大吼:“送礼送特产!”
栀栀轻声说道:“特产是什么?”
众人齐声大吼:“特产是什么?”
栀栀轻声说道:“超大海咸鱼!”
众人齐声大吼:“超大海咸鱼!”
其实早在栀栀刚开一口的瞬间,尖脸姑娘就开始尖叫,“他们的咸鱼都是臭的!烂的!生了蛆的……”
但是没用。
栀栀领着七八个伙伴们齐声大吼,发出来的声音简单震耳欲聋,直接把尖脸姑娘的尖叫声给完全淹没了!
坐在一旁的张苹香高兴得放声大笑,“张四娥你也有今天!”
原来——
这张四娥的爷爷、和张苹香的爷爷是亲兄弟。
张苹香的爷爷嘴笨、张四娥的爷爷得理不饶人,兄弟俩一向不对付。张太爷爷去世后,兄弟俩为祖产争了起来。张苹香爷爷争不赢牙尖嘴利的弟弟,一分钱都没拿到,无奈只好搬离了村子,在距离村庄差不多有一小时路程的深山老林里安了家。
所以张苹香一家其实跟村里人也不怎么走动,平时隔得也太远了么。
今天呢,是有位乡亲乘坐火车在九道弯下了车,发现了在站台上支摊卖凉拌面的张苹香。他回到村里把这事儿当成新闻说了,结果张四娥听到,张四娥心里就很不好想。
——张四娥和张苹香同岁,都是二十三岁,两人都还没有结婚对象。但因为是族亲、又同岁,所以两人常常被拿来做对比。
张四娥家一屋的懒鬼,穷得叮当响。
张苹香一家子都是勤快人,不能说是大富之家吧,是村里少有的能勉强吃饱的家庭。
张四娥见天的挑拨离间,搬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