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宿舍二楼的八间单身宿舍,和女生宿舍二楼的八间单身宿舍里的布局全都一样:
房间不大,摆了一张一米五的床,这是为了考虑到万一有家属来探亲……当然了,三五年内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但谁也说不准嘛!反正床大一点睡得也舒服!
床尾处摆着一个样式简单的双门衣柜。
申书华当初在做的时候,大家就提了意见,希望这衣柜和书柜可以一体化——即衣柜要分成上中下一共四个空间,最上方和最下方用来存放平时不用的东西;中间两层,一层用来放常用的换洗衣裳、一层用来放点儿书籍什么的,毕竟有
了龙强拜师成功的珠玉在前,谁不想拥有一个好好学习、独立承担一个科研项目的梦想呀。
因为这样,申书华放慢了做家具的时间,多耗费了好几天。
衣柜的旁边是书桌和椅子……置放了这些家具以后,房间里也就没有太大的空间了。
但这没有关系。
一个人住,这些家具足够了,空间虽然小了点但也显得温馨。
其实在这个时代,独生子女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几乎所有的知青,家里的兄弟姐妹不少于三四个……人人都是和兄弟姐妹挤在一个房间里长大。
现在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间独立的单人房,实在是太好太好了!
栀栀她们还不仅仅只是建立了这两栋小楼。
在每栋小楼的后面,是四个坑位的厕所和四个可以关上半门的独立洗澡房!而且栀栀还让申书华他们做了出水位……
与此同时,考虑生活污水和污水净化的问题,栀栀再次广撒网,写了好多信件给叫得上号的工业大学,询问他们有没有在做污水净化的项目,她们海鸥岛可以按他们的要求来提供实验数据。
但毕竟海鸥岛上只有农耕业和捕鱼业,估计也达不到工业化净污的要求……
不管怎么说栀栀还是发出了询问,万一对方有回应呢?
再就是岛上的水电问题了。
水呢,山顶有源源不绝的淡水溪流,目前男青年们已经开了一条小渠沟,为保证不浪费淡水,大家用碎石头铺好小沟渠……用栀栀找团委要的水泥糊好了水泥渠,从山顶一路蜿蜒着经过他们的菜地,又做了预留的灌溉口,最终抵达营地后头的厨房那儿。。
所以现在,大家已经不需要每天去山上挑水回来了。
电呢,是栀栀再三写信拜托三哥帮她找太阳能电池研究机构。但三哥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相关的研究机构,最后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沪市的一家研究硅单晶电池的科研机构。
但不好的消息是——
这个机构似乎也已经停止了运转。
栀栀不服,她不但给这个机构写了挂号信过去,同时还让三哥想办法找到其中几个研究员老家的地址,她一一写了信去……
希望能有回音吧!
当这两层小楼落成时,栀栀特意给大家放了一天假,一块儿划船去镇上逛逛。
当然了,也因为她还是镇知青办的副主任和组织干事,是需要三不五时的去镇上了解一下情况的。
在出发前,栀栀还给大家分发了粮票。
——她们是十二生产大队的知青,上级每个月都会固定的拨粮票下来。
但目前十二生产大队的知青管理比较混乱……一共约二十来个知青,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儿跟着大当家在正义岛,一半儿跟着栀栀在海鸥岛。
在栀栀当上镇知青办组织干事之前,栀栀得听徐拥军的,因为知青们每个月的贴补粮票由知青办发放到徐拥军手里;现在呢,就是徐拥军他们听得栀栀的,因为上边儿拨下来的粮票在栀栀手里。
栀栀深知正义岛上的陋习可不是一天就能扳正过来的,她还没空想办法纠正大当家的想法,也没找到很合适的时机,所以目前的粮票分发办法,还跟之前一样——每
个月按人数均分。
就这样,一大早的,大家一块儿去了镇上。
洪禾禾她们先去逛街、或是去找在其他生产大队插队的知青们玩儿;栀栀就先去了知青办。她快手快脚地处理完一大堆积压的工作,这才出了知青办,准备去一趟供销社。
结果一出知青办大门,她就看到了……黎恕。
黎恕笑眯眯地问她,“来镇上了?”
栀栀点头。
“有想过要去找我吗?”他又问。
——得亏大周跟着炊事班去买东西,在路上又又又遇到了洪禾禾,打了招呼才知道栀栀也来了。甚至还得到了关于栀栀的精准情报:栀栀上知青办处理工作来了。
黎恕害怕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一声不吭的又走了,这才忙不迭地跑来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