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猜想到依着父母对她的挂念,这包裹的体积可不会小。所以这会就不应该先去取包裹,得等到和陶容冶他们汇合了以后,再请他们帮助一块儿去拿东西。
于是她拿到了包裹票以后,先是把她写给家里人的信、和写给黄教授的信先寄了出去。
然后就回到知青办,去取了她寄放在那儿的一条大咸鱼,拿到黑市叫卖。
南陵岛毕竟是个有着两万多人的大岛,也有黑市……但规模不大,买东西和卖东西的人都很少。
压根儿没人卖咸鱼。
——尽管南陵岛上的人们大多数都以农耕为主,但毕竟临海,村民们想吃鱼的时候就自己出海去打鱼就好了啊!
没有人稀罕海鱼和咸鱼。
可是栀栀手里的这条咸鱼足有一米多长!
这就稀罕了。
好几个路人频频看着她。
既好奇她这个生面孔、也好奇她手里的超大咸鱼。
一个老太太过来了,问她:“妹子,你是哪儿的哟?”
“婆婆好,我是新来的知青,在白鹭岛插队的。婆婆你要不要这个咸鱼?味道很好的。”栀栀答道。
老太太明白了,“原来你是棠娘那里的知青!我就说嘛,也只有棠娘那里才打得到那么大的鱼咧!这鱼你出什么价?”
栀栀说道:“婆婆我不要钱,我要二十斤大米来换!”
老太太愣了一下。
——在这年头以物换物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于是她快速盘地算了起来。
“妹子,我家里的大米也不多了,我给你十五斤大米,外加十个鸡蛋好不好?”老太太说道。
栀栀眼睛一亮,“婆婆,你家有鸡啊?有小鸡吗?”
“有!”
老太太又改了口,“那十斤大米和二十只小鸡仔儿,换吗?”
“换!”栀栀爽快地说道。
老太太说道:“那你跟着我家去……你认认我家的门,我先匀十斤大米给你,日后小鸡仔儿孵出来了我给你二十只!”
栀栀还没说话,就听到身后有人叫她的名字,“别栀栀!”
她应声回头,看到了一个熟人。
第43章
叫住栀栀的,是和她同期下乡插队的男知青——许军。
许军惊讶地看着栀栀,激动地问道:“栀栀,你、你今天来南陵了啦?”
栀栀点头。
她记得许军好像是申请去了第三生产大队。
第三生产大队就在南陵岛上。
许军又问,“栀栀,你……你们在第十二生产大队那儿……还好吗?我听说、听说……”
他有心想提醒栀栀那第十二生产大队是个海盗窝来着,可栀栀身边又明显站着个本地老太太,他害怕这老太太会不会和第十二生产大队的人沾亲带故的,万一上第十二生产队那儿告了他的状、第三生产大队以后给他穿小鞋怎么办?
所以他不好明讲。
栀栀笑道:“我和禾禾她们都挺好的,谢谢你关心呀!”
许军得到了一句栀栀温柔的道谢,心里甜得就快要化掉了……
栀栀又说道:“许军,我还有事儿呢,咱们以后再聊啊!”说着,她就跟着老太太走了。
老太太就是当地人,家离这儿不远。栀栀跟着老太太走了三分钟,就到了老太太家。老太太的家就在路边,是个挺大的院子。她让栀栀站在她家鸡棚门口等一会儿,她进屋里去拿米。
很快,老太太就拿了一小袋米出来,另外还给了两棵大白菜、三四个土豆,一块儿拿给栀栀,说道:“小妹子,这两棵大白菜给你一棵,土豆也给你两个,剩下的你帮我捎给棠娘去呀!”
栀栀说道:“婆婆,我帮你全部捎给大当家吧!”
老太太,“那不好意思咧。”
“没事的,就是我拿东西给大当家的时候,说是谁给的呢?”栀栀问道。
“你就说是梅花婶给她的!”说着,老太太又指着自家鸡棚的一角,对栀栀说道:“呐,我家里一共有三只母鸡在抱窝了,还要再过十来天就能出鸡仔儿,你过半个月再来,我把鸡仔儿给你。”
栀栀谢过老太太,拎着米和大白菜、土豆走了。
许军还站在街口等着栀栀。
看到栀栀拎着东西过来了,他连忙过去,“别栀栀,我帮你拿吧!”
“不用了谢谢,不重的,我能拿得动。”栀栀客气地说道。
此时四下无人。
许军左右看了看,又看着美丽娇俏的少女,不禁红了面庞。
然而栀栀并没有想要停下来的意思……
她朝着镇上走去。
许军一直默默地喜欢着别栀栀。
大家在省城逗留了快一个月,朝夕相处的,很难不对美丽又聪明的女孩子动心。
到了南陵岛后,他本来意志很坚定地想和栀栀分到同一个生产队去,可一听说栀栀想去最穷、最偏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