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又歪着脑袋看着龙强,“龙强你可要早点儿好起来呀!”
高甜甜已经不年轻了,鲜少像现在这样露出少女一般的羞涩与期盼的表情。
龙强看着这样的高甜甜,恍惚觉得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会儿他和高甜甜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
当天,高甜甜依旧是把龙强托付给别燕西暂时照看,她则跟着栀栀又去了一趟军区招待所,并且在黎恕的安排下,正式和那俩孩子见了面。
黎恕已经领着铁柱和那俩孩子混得很熟了,也对这俩孩子有着基本的了解。
——这俩孩子和牺牲的战士都是孤儿,他们一共有八个人,同被一个善良的跛腿老爹收养。老爹一辈子没有结婚,战士是他在山上捡到的第一个孩子,当时才出世不过几天。他带回来养了两三年……后来,就总有人故意把不要的孩子扔在他家门口。
按村里人的说法:这年头没有扔男孩子的,要是真有,估计是附近哪个县、哪个镇的知青生下来又不想让别人知道,毕竟在外头生了孩子就很难回城了,所以打听到这村里有个好心的老头儿会□□,就会趁夜把孩子送到他家门口。女孩子呢,有可能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而被人遗弃的。
老爹一个不落的全都收养了。
村里人看他们可怜,时不时救济一二,这一家子才能勉强活下来。
后来大哥(战士)参了军,本以为家里的条件会慢慢变好,没想到……
高甜甜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
在办理收养手续之前,她和俩孩子谈了一次话。
想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高甜甜也没打算藏着掖着的,直接把她和龙强的实际情况说了。
“……我们已经错过了生育孩子的时机,所以才想着要收养一个孩子。其实昨天我就已经过来看过你俩了,我还听到你俩说……不想分开。”
“我和你们龙叔叔并不富裕,他现在还生了病,以后有的是要花钱的地方。如果我们同时领养你们俩,可能以后我们的生活条件不会太好……我会供养你们上学读书和衣食住行,但我的大部分精力可能还是会放在照顾你们龙叔叔这一方面^”
“你们介意吗?”高甜甜柔声问道。
小小兄妹俩双手十指紧扣,
“阿姨,我们不介意!只要让能我和哥哥在一起……”
“阿姨我和妹妹已经不小了,我们会做家务,我还会捡破烂、搭柴火,我妹妹会做饭会洗衣裳……阿姨,你带我们走吧,只要给我们一口饭吃,我们会报答你和叔叔的!”
高甜甜笑了,“别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事儿……既然你俩也不嫌我们穷,那我们以后就……搭伙过日子吧!”
那一边,黎恕跑上跑下的帮着高甜甜办收养手续。
原牺牲战士的所在部队知道孩子已经被好心人收养了,立刻筹集了一批物资过来,包括粮食、小孩子的衣裳、书包文具与慰问金等,全都交给了高甜甜。
在黎恕的授意下,高甜甜向原连队提出要求:希望部队可以派出专人帮忙护送她和刚做完手术的龙强、以及带着孩子和物资一块儿返乡,条件是必须坐火车去。
部队很爽快地同意了。
就这样,半个月后龙强和高甜甜带着领养的两个孩子,在部队专人的护送下,搭乘火车返回南陵。
在这期间,栀栀已经联系了一班旧友,大家得知了龙强的近况,又听说龙强和高甜甜即将举行婚礼?
所有人都答应回海鸥岛参加龙强和高甜甜的婚礼。
而栀栀和黎恕带着孩子们在京都陪伴了父母一个月以后,也带着孩子们返回了南陵岛。
第560章
栀栀和黎恕带着铁蛋、铁柱回到了海鸥岛。
铁蛋今年十四岁,今年参加的高考,已经被北方一所军工大录取,他报考的专业是物理学,录取通知书一收到,铁蛋爷爷激动得热泪盈眶,特意跑到烈士陵园去,坐在纪念碑下将他孙子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他牺牲多年的几个战友听……
姜女士也特别高兴,逢人就说老黎家、老姜家总算和亲家别家一样,出了个读书人……
当然,黎家姜家上大学的年轻人还是不少的,但并不像别家第三代那样,全员大学生还全都考研的。
而且铁蛋才十四就已经考上大学,确实难得。
铁蛋是天赋型选手。
虽然才十四,但在姥爷别逢君的启蒙和引导之下,对物理学已经有了属于他自己的理解。
栀栀担心儿子读书读傻了,这次非要拉着他来海鸥岛度假。
在铁蛋的耀眼光环之下,他兄弟铁柱就显得平庸了些。
但也只是相对而已。
铁柱今年十一岁,今年升高一,他没上小一、小二、小三,六岁直接上四年级,按部就班升上初三的。用姜女士的话来说,这小家伙在学习方面有点不开窍,但体力耐力极好,和他爹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