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596)

作者:永岁飘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老两口在海港等了快两个月,却没有等到回信,无奈只得回来江省。

他们在信中留了江省这边的地址,希望苏壮志收到信后,能往江省这边回一封信。

这一趟,对老两口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确定了苏壮志还活着。

只要活着,他们一家就有团聚的希望。

时局如此,卫子英听了她外公的话后,也没啥办法,只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尽量逗两老人开心。

暑假快结束了,卫子英收缀好东西,想在开学之前,回一趟西口市。

从去年到今年,她有快一年没有见过她爸妈了,还有两个哥哥……她想回去看看他们,顺便看看她三爷和大爷。

随着年纪长大,卫子英很清楚,自己以后和他们的独处时间,可能不多了。

这次她来江省,江省的老前辈们三番五次游说她,让她结束课业,正式入住某个研究院,甚至还提出只要她愿意,科大可以另外给她申请独属她的研究院。

很让人心动的条件。

但是卫子英拒绝了。

因为,她想筹备自己的研究室,然后打造一艘飞上太空的飞船。

她的这个愿望,在地球科技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家是不会支持她的……

第127章

卫子英又在江省呆了两天,然后就收拾东西,坐上车回了西口市。

一起带回西口市的,还有四台电视机。电视机是她过年那会儿,就想给家里面的人买的,但是一直没有行动,正好她大姨有点门路,便找人给弄了四台。

这年头彩电稀缺,不大好买,她只买到四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

她都打算好了,大爷家一台,三爷家一台,她奶那里一台,最后一台放和平街,给她大哥二哥看。其实她三爷家要不要电视都没啥,毕竟他三爷和三奶都听不到,但家里还有个卫谷蓉小姑姑呢,还有一个人能听,所以要送,就两家都得送,不能只送一家。

开了一天一夜的车, 第二天上午十点过,卫子英终于回到了西口市。

西口市比江省热很多,江面上掀起的风,都透着股热浪。

卫子英先回的和平街,和平街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没有太大变化。

自从一年前,卫子英和潘玉华去了海城后,潘宏军两口子就搬回了老家,而卫家这边,则只住了在上高中的卫志勇和卫志辉两兄弟。

卫永华和苏若楠都很忙,家里儿子又长大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了,这两口子就把家安在北山的家具厂里,极少回和平街这边。

卫子英回来的很不巧,这个暑假,周桂把卫志铭带回了老家,卫志勇和卫志辉也跟着回了去,这不,她回到和平街,楞生生没进得了自己家的门。

也怪她回来时没先给她奶通电话,这下子,门都进不了。

她去北山家具厂走了一圈,陪忙得脚不沾地的爸妈吃了顿饭,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就坐车回左河湾了。

卫子英有一年多没有回过左河湾了。

左河湾变化特别大,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左河上的桥。这桥以前是石墩打的,去年夏季左河涨水,桥被冲垮了,村里合计了一下,几个生产队出人出钱又出力,又把这桥给重新建起来了。

建成了水泥桥,比以前宽敞了不少,也更安全了些。建这桥的大头,还是潘家和卫家出的,也算是两家回馈自己的家乡了。

“二婶子,你瞅,那边走过来的那个,是不是你家英子?”

卫子英迈着腿,才走过村里的池塘口,老远就听到一道惊讶声。

那声音太熟悉了,卫子英眼睛都没抬,就知道说话的人是谁。

可不就是她的隔壁邻居,钱二媳妇吗。

“二表婶,我回来了,想没想我啊。”卫子英眉头一扬,冲着黄角树下乘凉的钱二媳妇喊了一声。

钱二媳妇一听声音,哎呦一声,把手上的娃塞给周桂,一拍大腿就往卫子英迎了过去。

她怀里的娃不是别家的,正卫永民和聂桃的儿子卫志铭。

“哎呦,一年多没见,英子长高了,都快有我高了。”见到卫子英,钱二媳妇乐呵呵地瞅着她,打趣道。

钱二媳妇不高,只有一米五多一点,卫子这两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说,两人站一处,晃眼一看,她还真比钱二媳妇高一点点。

卫子英嘴角一咧,笑道:“我这是竖着长,二表婶,你是横着长。”

“小丫头片子,想说你二表婶我长胖了是吧。”钱二媳妇一点都不生气,伸出个指头,点了点卫子英的脑门。

“你表婶我日子过得好,小时候没竖着长,现在横着长也不错。”

卫子英看着明显发福了一圈的钱二媳妇,顺着她的话说下去:“是很不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