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明儿过去。”顾天准点头应下。
昭城军区每年过年都要举办文艺汇演,慰问辛苦奋斗了一年的战士们,当然这也是展现文工团一年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时刻。
军区前进文工团成立于1953年,距今已经有25年历史。前身是四十年代成立的昭城军区文艺宣传队,那时候没有正式编制,属于业余的,大多在附近县城招些能唱会跳,尤其是会翻跟头的进来,后来上头进行规范整编,这才正规了起来,主要在舞蹈学校招人,里头人员增增减减,最后发展成型。
不同于一级总政治部文工团和二级各兵种文工团,昭城军区文工团规模要小不少,现有歌剧队、舞蹈队和话剧队,每队十几二十人不等,另外配有乐器手。这会儿正在排练的就是舞蹈队的姑娘们。
排练厅里,表演群舞《草原女民兵》①的演员们正在音乐声中起舞,这个舞大家跳了许多次,时常练习着,因此效果很好,整齐划一,看着就精神。
在开场群舞领舞的是前进文工团的台柱子之一秦羽荞。
秦羽荞今年二十三,十四岁的时候被文工团从地方县城的业余宣传队特招进来,那时候就是宋丽娥相看上了这个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好苗子。
这人也没让文工团团长失望,虽说是半路出家的舞蹈演员,可她跳舞极富灵性,身姿灵动,兼具力量和柔美,人也刻苦努力,因此成长迅速,在文工团舞蹈队快赶上最有名气的台柱子了。要说其他不少舞蹈演员从小经受训练技术过关,可在灵性方面却是输秦羽荞三分的。
文工团另一个台柱子沈月慧就是如此。
“月慧,团长为什么不让你上一舞啊?”排练结束,八个舞蹈演员下场休息,沈月慧作为这次过年汇演节目《草原女民兵》里的二号角色,心里本就有些不痛快,听到旁边的舞蹈演员这么一问,顿时更觉烦闷。
不过她面上不显,强撑大方,“以往都是我领舞,给其他人一些机会也无所谓。”
沈月慧从小练舞基本功扎实,一直是文工团舞蹈队的顶梁柱,然而这次过年汇演却丢了群舞领舞的位置,心高气傲惯了的她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半个月前,总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秀琴回昭城探亲,正好和同乡的宋丽娥见面,人是在大领导面前表演过的,这回顺道要甄选几个地方上的文工团文艺兵去首都学习学习,虽说就学习一个月时间,可也是天大的好机会。
这么好的机会宋丽娥自然是不会放过,她热情邀请李秀琴到昭城军区文工团“指导”工作,结果这一指导还真看中了好苗子,李秀琴直言秦羽荞这姑娘跳舞有灵气,而对沈月慧的评价也不错,可惜灵气不足,匠气有余,不过这话是两人私下说的,倒没有在姑娘们面前直言。
宋丽娥心里有数,这次汇演便点了秦羽荞做群舞的领舞,再跳一支独舞《清泉叮咚》②,让李秀琴好好看看人实际表现,这一时便把沈月慧风头盖过去了。
“荞荞,你真能去京市学习啊?”
排练结束,一群人去食堂打饭吃,大伙儿自己带着饭盒,打了二两米饭并两个菜。赵雪娟嘴里嚼着大白菜,还没咽下去就迫不及待问秦羽荞。
“还没定呢,团长说要等总政的李团长看了再说。”秦羽荞把饭盒里的饭菜吃了个精光,收拾着和室友一块儿回宿舍。
文工团宿舍一间四人,上下床,中间放着四组木桌椅,是战士们平时看书学习的地方。
赵雪娟拿着镜子照着理了理头发,笑得圆脸脸颊鼓鼓,一旁的秦羽荞抿嘴笑着,盯着赵雪娟看了半晌。
“你看我干吗?”赵雪娟将镜子反扣到木桌上,收起笑容。
“你家军哥哥回来啦?”秦羽荞话里带着笑,打趣上个月刚谈了对象的赵雪娟,人和军区三营的炊事班班长陈立军好上了。
单身宿舍里,现在两人有对象,大伙儿时常打趣她们。
说到对象,赵雪娟还难得害羞了一回,脸蛋红扑扑像个可口的红苹果,“还没呢,他们搞演习去了,听说这回三营来了个新营长。哎,不知道能赶上这回汇演不。”
“准能,今儿团长还说呢,演习的应该刚好能赶上,你放心!你对象肯定能见到你跳舞的模样。”
赵雪娟被哄得心里也踏实下来,两人笑闹一番,她正色问秦羽荞,“你想找对象不?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介绍?”
秦羽荞不妨话头子立时转到自己身上了,她愣了一瞬,低垂着眉眼淡淡开口,“我还没想这事儿呢。”
“你害什么羞啊,跟姐说说,你喜欢啥样的?我比着给你找就是了,陈立军认识的人多,我估摸着啊...”说这话时,赵雪娟上手捏了捏秦羽荞瓷白的脸蛋,不禁感叹大家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怎么这人就生得这么标致,“你嫁个连长都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