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祂才能真正掀起毁灭这个世界的洪水。
天道会越来越弱的。
真正需要众生信奉的,明明应当是祂们。
太始始终站在一旁,冷眼观察着祂的举动,见此又不觉皱了皱眉,趁着给诛仙剑阵竖起屏障的机会,往里又输送了点气运。
也没有什么能帮他们的了,那就,转发这只天道,一起分享点好运吧。
*
——如何实现一线生机呢?
——到众生中去。
——众生在哪?
——你眼中所见,你两耳听闻,你触手可及,你仰首而观。这世间无时无刻不在联系着的万物,皆为「众生」。
所以,圣人走下去了。
开始是教书授课、传道受业,最直接最干脆,犹如餐风饮露般的本能;接着是思考变革,将整个世界纳入一条永不回程的轨道之上。然而变革难行,灵智难启。不仅是因为时代的阻隔,更是因为最基础的东西还没成熟。
通天拿起笔,慢慢地,在纸上写下这样几句话。
阿游蹲了数百日才蹲到一只白兔,说明生灵还是太少;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来求学,他们还需要果腹之食,安寝之地,那就是需要富足的家产,才能无所顾虑地求道;
最后,足够简单的文字,足够便宜的书籍,足够充足的老师..教化众生,传道天下。
玉宸拿过竹简看了许久,在后面写下了另一个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夫子去到卫国,他的弟子为他赶车。夫子看着卫国的百姓,感慨一句:“这里的人真多啊。”
弟子问他:“已经有很多人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夫子答道:“让他们富裕起来。”
弟子又问:“倘若已经富裕起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夫子笑道:“那就教育他们吧。”
——那就教育他们吧。
她扬起一个笑容,将竹简重新递到通天手中,手指指向第一行字,「人」。通天把它圈了起来,往上加了个注释「生灵」。
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轻轻地笑了起来。
——要多久才能实现一线生机呢?
——毕生。
——那会不会太长?
——是无数代人的毕生,是久远到看不到未来的毕生。
他们确实没有时间了,在这个濒临崩溃的幻境里,魔道不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亲眼见证一线生机的诞生。
他们只能见到无数次的失败,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毁灭。
那就播下火种吧。
倘若我此生终不可及,也有后来人替我去看。
作者有话说:
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春秋《论语子路》)
第152章 人生到此凄凉否 ◇
太初/太始:否!
在太清的化身也匆匆来到紫霄宫后, 一场别开生面、剖心割腹般的会谈彻底展开。
开头第一句是“我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众人面上神情不一,好在至少没有出现「还有这种好事」这样的表情。也幸亏此时此刻,天道与祂的圣人们, 尚未走向彻底的陌路。
女娲微微垂眸, 若有所思地折着一朵花,从妖族数到人族, 再从人族数到妖族。
准提默默地看了她一眼, 往后坐了坐,轻轻叹上一声「我那苦命的兄长和我那不成器的西方大陆」。
太清和玉清的恶尸仍然是坐在第一排,玄珏想了想,在旁边轻轻放了两个蒲团。就当是留给本座那两位生死不知的弟弟妹妹。
后土谨慎地看了看前面的四位圣人, 再想起她这座圣位原先的主人,目光愈发显得复杂。只是很快,她又垂下首, 恢复了波澜不惊的模样。
既已决心踏上此路,又何必回头?
鸿钧坐在高台之上,望着一气一步步往下走去,思及他的二徒弟,隐约叹上一声。却也不知他们二人的心结,如今算是解开了, 还是愈发深重。
绛紫的衣袍交织着银色的丝线,命运的星辰在紫霄宫上周转, 谁也不知道洪荒的未来, 会在他们手中,抑或是众生手中, 走向怎样的方向。
“洪荒将有数次量劫, 每一次量劫, 实质上都是道魔的争锋。”一气垂首看着下方的众人,轻轻开口。
“道兴魔衰,魔兴道衰。每逢量劫之际,洪荒大乱,怨念横生。天道之势达到史上最低,魔道趁机兴乱,愈发猖狂。”
“然,量劫不可不起,因果不可不清。大道将规则与惩戒之权交予天道,天道必然要顺着大道之意,顺着洪荒的命数行事。在无量量劫到来之前,洪荒不可亡;而无量量劫到来之日,洪荒必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