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现离点点头,丰收年粮食价低,而且不可能年年都丰收,若是看准了行情定会大赚一笔。
“我看这里多日未见雨水,刚刚河里的水都沉了不少,今年怕是没有往年丰收了。”
“江大哥,那咱们要不要囤点粮啊!”周禾一听连忙紧张追问:“柳儿年纪小不能挨饿,你后脑的伤也没彻底痊愈,都得吃饭的,我手里有几钱银子都买粮食吧,你说够吗?”
他知道在古代闹饥荒可是要人命的,到时候饿殍遍野再生了霍乱,活着可就难了。
江现离随口一提没想到周禾反应这么大,他侧头看着周禾乌黑的眸子,似有火光跳动,把自己的信任毫不保留地展示出来。
下一刻他有些好奇,他不管说什么周禾都相信,从来没有质疑过他的话,这样的性格还独自带着一个孩子,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过些日子我们去镇上看看,再做打算。”
江现离边走边观察周围,下个月就能秋收了,这些庄稼长得干瘪看样子打不出多少粮食的,难道真被他猜对了?
几人走走停停终于到了河上游,这里有几条分岔,最大的那条是通向山景村的,其余几条小河流向别的村。
江现离蹲下身仔细看了会儿,想了想开口,“周禾,你能编多大的篮子?”
周禾不知道他的意图一边带柳儿捉蚂蚱一边老实回答:“我也没试过,院里里那个鸡笼是我编过最大的篓,江大哥你想要多大的?我可以试试的。”
鸡笼显然比这条分岔小河宽,把篓的开口编窄一些,用木头桩子订在河口处,无论是鱼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能进去,这样捕鱼又快又省力。
江现离解释完,就见父子俩齐齐看着自己,满脸的崇拜之意,他轻咳一声继续说:“还有一个法子,我们编一个漏斗形的竹篓,把它低端封死,另一边再缠上一个有倒须的漏斗,这样放在田垄或者岔口中间,鱼能进不能出,我们等着瓮中捉鱼就行了。”
周禾越听越神奇,他来到这什么也不懂,以前随处可见的东西这里根本没法做出来,只能用笨方法捉鱼,还是江大哥脑子聪明,这些法子也没见村里人用过呢。
“我们快回去吧,现在就回去编筐。”周禾兴奋起来,柳儿也扬着小脸一脸期待地看着江现离。
江现离心中一动,唇边溢出笑意,“走吧,你的风寒还没好,小心吹了风加重了,明日再编也不迟。”
“我知道。”周禾兴致勃勃地拉着柳儿大步走在前边,回头一笑,“我们这就回去做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身侧一个高大的身身影靠过来,江现离抱起柳儿稳稳地跟在周禾身边回了村。
院子里几只小鸡叽叽喳喳的叫着,柳儿掏出在河边挖的小虫子放到了鸡食里,小鸡们边吃边和柳儿玩儿,把柳儿逗得咯咯笑,江现离靠着篱笆抱臂在一旁看着,忽然察觉身后传来一阵刻意放低的脚步声。
他转回身就见一个书生模样的男人隔着篱笆墙向这里张望。
江现离不动声色地挡住了柳儿:“你是哪位?”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个方法都是古代常用的捕鱼方法,不是小江创造哈哈哈
第24章
王之平本想隔着篱笆墙望望周禾,却发现院里只有一个高大的男人,对上他冰冷的视线时王之平瞬时扯出笑,淡定地回道:“这位大哥!我是王大牛的表弟,我叫王之平,和妹妹来这儿探亲的,我认识这家的主人,叫周禾对吧。”
江现离的视线扫过他颈间的玉佩平整的衣裳和脚下的靴子,在他挂着笑的那张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才微微点点头,却不发一言。
“敢问大哥贵姓,我们是邻居理应认识认识的。”王之平丝毫不在意江现离冷淡的态度,干笑几声道:“那个孩子是周禾的儿子吗,长得真俊。”
这男人看起来话很多的样子,絮絮叨叨地隔着两个院子说起来没完,江现离听得眉头皱起,满脸的不耐烦,见他没有住嘴的意思,索性转回身不再看他。
自从醒过来他就只接触过几位村里人,那些人有意无意地都避开他,自然没什么人和他说话,眼前这位不知是从哪里来得少爷,句句都在打听周禾,如此爱打听别人家的事不如改名叫包打听。
王之平问的问题江现离一句也没回答,他自言自语这么久顿觉无趣,饶是再想装得和善也疲惫了,他哈哈笑了几声:“既然大哥忙着,我就不打扰了,改日再叙。”
话音刚落,对面院子的屋门开了,周禾走了出来。
“江大哥,柳儿,回屋吃饭吧。”
周禾擦擦额角被灶台熏出的汗,刚要转身,隔壁传来一阵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