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到问题学校后(36)

“那要是没应聘上怎么办?”

“学校一年前重新招聘了一批教官和文化课老师,我本来是打算做个助理教官,不要太扎眼。这个履历,怎么也够了。总教官这个位置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他们通知我这个职位的时候,我们商量了很久才决定要来,因为位置太高了很不方便行动。”

周拂晓还想到一件事:“翁铃子是不是你们的线人?”

聂韬成失笑:“不是。我倒是想过让翁铃子加入到行动里来,但后来还是放弃了,一来,不忍心让她一个女同志涉险,二来,翁铃子这个人年轻、单纯、没有社会经验,领导担心她抗压能力不够,做卧底工作光靠善良是不行的,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她不一定顶得住。”

“那你就觉得我符合条件?”

“这里所有人,只有你符合。”

“那你高看我了。”

“你本身有一个别人都没有、只有你有的内驱力,那就是周晚照,为了她,你会千方百计地达到你的调查目的,这样我们的方向至少是一致的。这是最重要的。同时,你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

周拂晓得了一番夸也没多高兴:“噢,原来你那是在考察我。”

聂韬成莞尔:“我本来想再观察一段时间,毕竟一个星期的时间太短了,至少也看一个月再说。不过你比我想象得更敏锐。”

周拂晓撇着嘴巴:“你能给我看看你的证件吗?”他要看到证件才相信聂韬成的话。

工作证聂韬成不可能带进来,他只能用手机调照片给他看:“看完就删了,免得留痕迹。”

周拂晓看清楚了:“原来你这么厉害的。”

聂韬成突然被他夸了反而不知道怎么回答,瞪着眼睛干看着他。

周拂晓像是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东西:“干嘛?不能夸啊?”

“能从你嘴巴里听到两句好听的,不容易啊。”

“我有那么刻薄么?”

聂韬成喜欢他的刻薄:“现在信了?我没骗你?”

周拂晓把手机还给他,开始进入正题:“你说你们的调查到收尾阶段了,你们查到了什么?已经准备结束了吗?那为什么你还需要我?”

这涉及到的问题就比他们刚刚讨论的要深了。

“我先问你,你知道为什么现在是检察院来查这个案子,而不是警方吗?”聂韬成问。

周拂晓对公检法系统的分工权责不清楚,他能想到的都是实际性的问题:“因为你要查的人就是警方的人?如果警方来查的话,自己查自己肯定查不出东西,他们要避嫌?”

聂韬成喜欢他的聪明:“不只是警方,还涉及到其他的一些公务系统,这股势力盘根错节,扎在这个地方已经很深了。所以我这次行动,在内部也属于保密计划,知道的人很少,专案团队成员也不多,因为知道的人多了就容易泄密,计划就可能失败。”

问题比周拂晓想象得更严重:“就这么一个破学校?这么多人保着?”

“这里面的利益链条很复杂,有的人是为了钱,有的人是为了权力,还有的人是裙带关系……环环相扣,最后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我们也是排摸了一年才摸清了个大概。”聂韬成叹气。

周拂晓仔细地听他讲详情。

聂韬成拿了白纸和笔,给他一边画关系图一边说:“培英校长郭庆利,他不仅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你去工商管理局查他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可以看到,他还身兼三个培训机构和一家大型教育集团的董事会董事,包括培英在内的所有培训机构,都是一个教育集团旗下的产业。”

“还是个‘连锁店’。”

“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个专门做问题青少年培训机构的教育集团。”

“郭庆利是创办人吗?”

“包括郭庆利在内的三名董事是最初的创办人,另外两名创办人在其他培训机构担任校长。这三个人在2010年筹措了六百万资金,创立了培英,也就是他们的第一家培训机构。接下来,他们以一年一家的速度扩张,到了2013年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教育集团。”

“六百万?哪里来的?”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你查郭庆利这个人的档案,他只有高中毕业,大学都没上过,在创立培英之前,他是个给人开车的司机。他和他的两个创始人伙伴,是同一个外派公司的劳务派遣人员。当时外派公司给他们的一个月薪水是2700块钱,不包含五险一金。”

“2010年4月,荣信风投突然给了郭庆利六百万,投资成立了培英。当初主导这个项目的风险投资人,是荣信风投的高级副总王亚存。那这个王亚存和郭庆利是什么关系呢?郭庆利当初就是给王亚存开车的。他给王亚存当了一年零七个月的司机。”

上一篇:数千般下一篇:似月光吻桔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