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寇天明的身边都不乏帮手。从一开始带他入门的老爷子,到警局队长光头,到贴身监护秦璐,到他的迷妹刘子懿。总是有一个人在他的身边。或许是保护他,或许是“监视”他,或许是照料他的衣食起居。如今,这些人都去干自己的事情去了,留下自己一个人,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
不过好在,跑腿的事情还有三哥的手下去干,总的来说,寇天明还是要比一人逃亡的欧阳冷银以及奥德米尔要舒服。
回顾了一下整个监视的过程,即使是酒桌上众人喝多了,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及生意上的事情。似乎他们这群人早有约定,不在外面随意谈及生意。
检查了一下偷拍的照片,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些人的随身物品,也没有任何可疑的部分。
一般来说,出于成本考虑,或是使用方便程度,走私的人都会直接使用自己的产品。比如说走私红酒的人,自己就会藏有一些红酒来喝。走私化妆品的,多半自己的化妆品里会有一两件走私的产品。只要不是造假,如果只是走私逃关的话,那货品质量和正品是一模一样的,逃的是关税,和产品质量无关。而且某些产品的国外标准高于国内标准。就算是一样的牌子,走私的东西某些时候甚至“优于”国内的同产品。你是卖猪肉的,你要吃猪肉还会去别的肉摊上去买吗?不会。同样的道理。所以寇天明希望能够从他们的生活习惯上,挖掘出他们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产品信息”。但是似乎这一招也行不通。
“藏得可真深啊……”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是寇天明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感觉遇到了挑战,兴致高昂,“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路来试试看。”
寇天明联系三哥,让他去查一下这些人的行动轨迹。
不消多久,三哥那边很快就将数据送了过来。
由于是竞争对手,三哥那边其实早就盯着这些人很久了。行动轨迹什么的,其实三哥一直有派人在跟。现在寇天明要,他们也只是把现成的资料再整理整理,一起发给寇天明,不需要再做什么额外的加工,所以基本没费多少时间。
寇天明看了看三哥发过来的资料,叹了一口气:“不是正规军,混混搞出来的东西就是差一口气在。”寇天明看过行动轨迹之后,发现其实这套行动轨迹的记录非常地随意,也很“慵懒”。如果是警方,不仅会对嫌疑犯的记录做到尽可能地详细,还会对可以地点进行排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嫌疑和隐患。然而这群人的跟踪,与其说是跟踪,不如说是混日子。
“X月X日,他们开车去了港口。”
“X月X日,他们开车去了车展。”
一整天的行程,只是这么潦草的几句话。既没有具体的行程说明,也没有确实地记录地点和行为。所有的记录都是一种很“笼统”的、很“模糊”的描述。
然而,就这份“潦草”的记录,寇天明还是发现了一点端疑。
他发现,这群人一般出入其他娱乐场所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跟一些小弟。一来是讲排场,二来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然而在去往港口的时候,他们是自己去的。同时他们也经常光顾车展和各类车赛。而且这些车赛,都是偏向于小众的车赛,并不是什么正规的有登记的正规赛事,更像是一些爱好者自发地聚集起来的娱乐赛事。
第617章 617
寇天明打通了三哥那里负责联系的人问道:“这群人经常出入同一个港口。你们有调查过那个港口吗?”
“有,但是没有结果。”
“没有结果是什么意思?”寇天明对这个回答根本不满意,他需要更加具体、明细的答复。
“是这样的,那个港口并不是我们的地盘,我们的人进不去。他们选择那个港口,也是为了刻意绕开我们的监视。我们只知道,他们每个月会都会有一到两个集装箱运到那里。至于集装箱里是什么,我们的人进不去,也没有办法查到。”
“你们差不到里面,那沿途呢?他们是开车进去的,他们开车出来的时候有携带什么东西出来么?”
“没有。”电话那头回答得很果断,“进去是几辆车,出来也是几辆车,丝毫没有变多,也没有减少。”
“会不会是将集装箱里的东西分拆装进几辆车里?”
“不会。”那人再次回答得很果断,“有一次,我们接着扫黄□□的名义,举报这些人在车子里私藏危险道具,在一个路口被交警拦下来检查。当时打开了后备箱,除了一些基础的修车工具和备用零散零件外,没有任何商品。当时连座椅,车底等容易藏东西的地方全部找过了,没有任何可疑物品。之后就放他们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