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厂穿民国(46)

秦无双坐着黄包车到了杨庆和银楼。这楼充斥着华国古典建筑特色,两层楼高,门两旁贴着对联,两侧各有玻璃展柜,上面摆着各式各样展品。

她进了店内,有许多打扮精致的贵妇人正在看柜台上的饰品。这些金饰做工精细,一看就是精工制作。

除了金饰,也有银饰。

秦无双不想要饰品,因为这些需要支付大笔人工费,而她只是为了卖钱。于是她问伙计,“你们这儿卖金条吗?”

对方笑道,“你是想要天足赤吧?”

秦无双哪里知道什么是天足赤,她怎么想就怎么问了。

小二从后面柜台取出一个厚重的盒子,里面放的就是天足赤,也是杨庆和银楼的得意之作。

伙计向她介绍,“就是这个,一两金,足金足两。”

秦无双拿起来,掂量,“这个有一两?老称吧?”

伙计朝她翘了个大拇指,“有眼力。这是前年做的,那时候还没改制。”

就是现在的上海许多地方依旧用的是16两称。

秦无双点头,“我想做成50克一两的天足赤。一次做十个,大概要多少大洋?”

伙计微微一怔,不确定地看着她,“十个?”

秦无双颔首,“十个。”

伙计舔了舔嘴唇,这是个大主顾,人家摆明想讲价,可他根本没有权利给她优惠,他让秦无双稍等,他进去请东家。

秦无双点头。小二将天足赤放到后面柜台。

没一会儿,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走过来,邀请秦无双进旁边会客区谈。

秦无双坐过来,小二端着泡好的茶水给她,随后又给东家也端来一杯。

秦无双浅浅啜饮一口,还是上好的碧螺春。好茶。

两人互相介绍完姓氏,东家笑道,“秦小姐要定做天足赤,50克,没问题。别人是一两金需31个大洋,您买的多,我给您算30大洋。”

秦无双之前问过报社编辑,“我怎么听说一两金是15个大洋啊。您这价格太贵了吧?”

东家摆摆手,“秦小姐说的是去年的事。现今国外在打仗,黄金需求大,去年15个大洋可以换一两金,今年就涨了一倍。要是这仗再打下去,还有得涨。”

秦无双摸摸下巴,“好。那就30个大洋,什么时候能做好?”

“秦小姐十天后过来取。”东家也干脆。

秦无双付了一半定金,签完单子就告辞离开。

第22章

秦无双用同样的方法拜访了另外八家金店。除了杨庆和银楼可以做成足金,其余的含金量都达不了那么高。

当然他们的价格也很便宜。一两金锭只要22块银元。

她每家都定了十个,有的是三天后就能取货,有的是一周后过来取货。

**

翌日一早,秦无双从报童那边买了一份申报,入眼就是她打的广告。上面也有她店的地址。

秦无双去买早点,西餐店老板正在看报纸,叫住她,指着报纸上的广告,“这是你打的广告吗?”

秦无双颔首,“是啊。我得招人帮我啊。”

“招人你得找信得过的人啊,怎么在报纸上打广告,你也不怕招来恶人。”西餐店老板觉得她还是太年轻。

秦无双叹气,“我倒是想找信得过的人,可我初来乍到,不认识人,我倒是认识您,可也不好意思总麻烦您啊。”

西餐店老板被她恭维,手指点了点,“你个滑头!净唬我。”

秦无双笑笑,没再说什么。她不想让其他人发现她的秘密,就只能任由外人。

下午,秦无双就一直守在家里,等人过来应聘。

也确实有人过来应聘,但是来得歪瓜劣枣,只认识几个字,就觉得自己识字了。还有一些酸儒,明明过来应聘,但是看她是个女人,叱责她“不守妇道”。

秦无双原本应该生气的,可是看到他穿着单薄打补丁的衣服,冻得一抖一抖,还一口一句“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就让人哭笑不得。

苏锦绣刚好从楼上下来,听到那人骂秦无双,她气得跟对方理论,一扭头见秦无双笑,她又窘迫不已,“东家……你笑什么呀?”

秦无双摆摆手,“我就是觉得他咋这么自信呢?明明都穷成那样了,仗着自己有二两肉,就觉得高人一等。太可笑了。”

那酸儒刚开始还没听懂什么二两肉,等弄明白了她的潜台词,气得脸红脖子粗的,甩着袖子走了。

秦无双掐腰,哈哈大笑,等她笑够了,扭头看向苏锦绣,却见她脸更红了。

秦无双奇了,“你红什么?”

苏锦绣脑袋快垂到胸口,听到这话,提醒他,“你怎么什么都往外说呢。这也太出格了。”

秦无双挠头,刚刚那话出格吗?这就是现代常用语啊?

易楠苏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