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轻轻叩了叩门,随即酒水便被送了进来,后头跟着几道热菜。
鉴于上次喝酒留下的深刻印象,这回江杳杳可不敢再喝酒了,饮的是桂花乌龙茶。
在座的其余三人皆是这里的常客,裴敬之便向江杳杳介绍起了菜肴:“这道葫芦鸡被称为‘长安第一味’,经过煮、蒸、炸三道工序,关于它的名字……”
“关于葫芦鸡的名字,有两种说法呢,”郑瑶抢着答道,“一是说整鸡被叫作‘囫囵鸡’,因‘囫囵’与‘葫芦’谐音,便取名为更好听的葫芦鸡;另一种说法,则是说这鸡经过烹饪之后,形状与葫芦十分相似,便以形状命名为葫芦鸡了。”
说着便赶紧夹了一块鸡给江杳杳:“这葫芦鸡要趁热才好吃呢,阿杳阿姊快尝尝。”
刚夹起一块正要给江杳杳的裴敬之手一停,顿了一瞬后转了个弯,丢到了郑言的碗里。
郑言:……
与鸡一同上的还有一道“冷修羊”,裴敬之正要下箸,只见郑瑶又抢先夹了一片给江杳杳:“这冷修羊是将羊肉煮熟去骨后将肉压平,吃时再切成薄片,可以配着这边的蘸料吃。”
江杳杳先尝了葫芦鸡,一抿便脱了骨,金红的外皮酥香,肉香醇入味,再夹起羊肉片蘸了些细盐,肉质紧实,不腻不膻,保留了羊肉最原始的鲜味。
之后又陆陆续续上了香炙鲈鱼、天花毕罗、花酿驴蒸、蜜煎火腿、清炒菠菜……
直到一道点心连着蒸笼端了上来,开盖一瞧,白色的面点形似略薄的包子,却捏起一个个尖尖的角,形状颇为可爱。
这是道郑瑶不认识的点心。
“这是玉尖面。”裴敬之终于有机会开口了,“里头不仅包着肉馅,更有浓香的汤汁,是最近长安刚流行起来的一种点心。”
说罢给江杳杳夹了一个,又提醒道:“小心里面的汁水烫。”
听这描述,看着样貌,这玉尖面与现代的小笼汤包十分类似,江杳杳小心地一咬,鲜香的汁水便顺着咬破的口子流了出来,比起小笼汤包,玉尖面的面皮要更厚实劲道一些,汤汁也略少些,更多的是鲜肉馅本身所带的汤水。
若是把皮做得薄一些,肉馅中拌入鸡汤肉皮冻,这种小笼汤包式玉尖面,应该会很受欢迎。
江杳杳吃着玉尖面思索着商机,而一旁的裴敬之,自也夹了个玉尖面吃了,嗯,果然好吃。
*
回到食肆时,店的阿锦正抱着个酥皮鲜花饼啃得正香。
鲜花饼的做法并不复杂,只是江杳杳做成了酥皮,便多费了点功夫。
酥皮此前在给安阳长公主生辰礼做蛋黄酥时便已做过,只是这个时代并无烤箱,江杳杳便学古人“用火盆两个,上下覆而炙之”①,但毕竟不好把控温度,球形又增加了烘烤难度,在烤出那一盒外表金黄的蛋黄酥前,江杳杳和阿锦已经吃了好多个失败品了。
所以烘烤类的糕点,还是先做得简单些好,比如这鲜花饼,轻松便能烤成。
只是江杳杳没有寻到新鲜的玫瑰花,只得用玫瑰卤子代替,就不再额外放糖,又另加了点桂花干增添香气。
锅里还煮着面片汤,拇指大小的面片浮在水面上,又加了几片青菜,跟了江杳杳那么久,如今的阿锦也会做点简单的吃食了。
“今日多谢您来捧场了,也多谢您的开张礼。往后,可要多来蹭饭。” 江杳杳看向跟着她进来的裴敬之,又想起阿飞说的话,“您今日不忙吗?”
“今日可以不忙。”裴敬之微微笑道,又看向墙上的画,“这画,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
江杳杳顿时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这是我自己画的。”
前世工作没那么忙的一顿时间,为了给自己的视频画封面,江杳杳买了个平板自学了段时间的画画,虽然很快因为接连的加班而夭折,但简单寥寥画几笔,她还是会一些的。
这画也是为了省点钱,自己画了几幅挂墙上装饰,想着也无人会注意。
但裴敬之可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注意到了墙上的画,还注意到了:“你的食肆门口,好像没有挂名字?”
这间食肆门头小,又被夹在两间大店铺中间,不够挂个牌匾,江杳杳想着挂个招幌来着,只是既开了食肆,那招幌的字必得写得好一些,之前自己摆摊时随手写的幼稚园字体就不够用了。
不过她的食肆以香引人,招幌也不急于一时,本想空了寻个书画先生写一面来着。
“不如,我来给你写吧?”
招幌是现成有的,为了醒目些,江杳杳准备了一面红色的,因着最近教阿锦识字,也备了笔墨。
裴敬之提笔,看向给他磨墨的江杳杳:“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