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忽然兴高采烈一拍大腿:“俺明白了!”
神女:“嗯?”
旁边,朱标对着亲爹露出崇拜眼神。
朱元璋嘴角上移:“标儿你瞧好,这并不难。”
他让宫人去拿三十双箸来。
“这十双,代表朝廷能收上来的税,这十双,代表贪官手里有的钱财,剩下这十双,就是百姓拥有的地。每一根箸都代表一石粮食。”
朱标站在桌子前,眼皮揉得红通通,竭力透过水雾去看。
朱元璋:“一开始,大家都有饭吃,大家都能活。但贪官不会知足,他开始贪百姓的地。但又怕朝廷知道,所以只昧下来一小部分,剩余一大部分还给朝廷交税,所以朝廷税收有所减少,明面上看却不大看得出来。”
朱元璋拿起朝廷那边的一根箸,掰断放到贪官那边,拿起百姓一双箸,还放到贪官那边。
现在是——
朝廷:19.5根箸。
贪官:22.5根箸
百姓:18根箸。
“朝廷还有钱,百姓虽然从之前足够温饱到勉强温饱,但至少是能活着。但是——”
朱元璋再次拿起箸分配。
“贪官不可能只贪一时,他们继续掘皇朝的根。在皇朝第一次出现昏君,顾不得底下时,他们更大胆了。拿了百姓三双箸(6根),却只上交给朝廷一半税收。”
桌面上又变成——
朝廷:16.5根箸。
贪官:25.5根箸
百姓:12根箸。
朱标问:“为什么代表朝廷税收的箸在一直减少?朝廷不是一直有在收税吗?”
“因为……”朱元璋垂下眼,掩去眼底冷意与刀光:“百姓地里收成常年是二石左右,收成是定数,税收总额也是定数。所以,蛀虫拿得多了,朝廷就只能拿得少了。”
朱标恍然大悟:“所以,越到后面,贪官拿得越多,朝廷收上来的税越少,百姓手里的地被拿走,渐渐吃不起饭,就会造反。而如果亩产能增多,一根筷子就代表粮食十石、二十石甚至三五十石,那不管贪官怎么贪,百姓和国家还是能有余粮——这就是生产力!”
贪官当然是无底洞,但国家那边有余粮后就能扼制贪官,让他们不至于贪得太过火。
“对,这就是……”朱元璋看向神女,恭敬地问:“神女,俺没有理解错吧?这就是生产力。”
神女不由莞尔:“确是此意。”
朱元璋先是高兴,而后声音沉闷下来:“亩产提升不易,这三百大限……看来也很难突破。”
那确实,中华上下五千年,亩产基本是在十石内打转,直到科技发展,又是化肥,又是科学种植,又是培育新种,又是机械耕种,这才突破了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先不考虑,得保证小农经济下,在天灾打击中存活,再谈其他。
青霓从系统自带仓库里拿出一篮红薯,放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这是何物?”
“新粮种,你自拿去种。篮子底压着种植方法。”
朱元璋点点头,一头雾水地把红薯带走了,一边走,一边绞尽脑汁。
这亩产……要怎么提高呢?
正琢磨着,身后传来神女轻轻淡淡,却含着笑的嗓音:“生姜味道太重,下次还是换一个物件藏在袖中吧。”
朱元璋身体一僵,袖子里那块生姜一时间无处安放。
原来神女早就看出来他们父子在做戏?!
*
等朱元璋父子走后,青霓再次给自己倒茶,浅尝一口。
茶水温热,入口生津解渴,茶味苦涩短,回甘快,青霓凭借自己贫匮的品茶知识,猜测这应当是好茶。
然后对系统说:“虽然红薯已经被穿越写烂了,但它确实很有用。很适合古代救急。”
五彩小蛇摇晃着尾巴听,时不时还插上一句自己的见解:“衣衣你之前特意去明末拿红薯,是不是怕你那个时代红薯不适应这边土地气候?怕它会出问题?”
青霓点点头:“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出问题,
但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有红薯后,想让它代替主食很难,但至少天灾救急,能让人死得更少一些。
五彩小蛇再次晃晃尾巴,抬起蛇首,忧心忡忡:“可……衣衣你为什么不太开心?”
玛丽苏的头发泄露了玛丽苏的心情,肩上垂散下天水碧,想让系统忽视都难。
青霓放下茶盏,手指漫不经心抹去唇角水渍,道:“我不开心不是因为红薯,是因为我想到一些事情……”
她沉默一会,拍拍蛇头:“统统,陪我出去走走。”
*
朱元璋抱着红薯篮子来到宫里菜园子旁。
这菜园子里的菜是他亲手种下,长势喜人。
朱元璋拿起农具,在菜园子旁边埋头刨地起垄。朱标便也随着父亲在此地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