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们面有动容。
是啊,她们怕什么逼宫后名声不好呢?女子为官,在俗世中,早就没有贤良淑德的名声了,那么,多做少做,名声也还是那样。
李丽质:“今日,我将诸君聚在此处,是为了说明一件事——”
“我们没有退路。”房知葵面对着豫章公主,认真说:“殿下,你仔细想想,女子为帝。男人还是能在她手底下做官,男子为帝,他心胸能否容下女官,仍未可知。”
豫章公主一言不发,垂下眼去,指头不轻不重地点着桌面。
房知葵大声问:“殿下不助长乐王,莫非愿意交出手中权力,甘心回去当一贤妻良母乎?”
豫章公主指甲陡然在桌上重重刮响。
“若能走出宅院,娘子还欲困于宫闱手?”陈硕真拿着李世民给他的令牌,入宫找到了高位太妃们,孤身一人站在殿中,却似千军万马。
杨妃幽幽问:“你就不怕我们将此事告与太子?”
陈硕真好似在风光赴会,不急不缓道:“我主公能给的,太子给不了。”
阴妃挑眉:“哦?是什么?”
陈硕真:“先帝曾言,诸位若是做出一番大事,便许封侯。”
杨妃点头,“不错。”她助《隋书》修成后,先帝说话算数,给她封了个不大不小的侯位,这是一个体面,也是在千金买马骨,给后宫嫔妃立标杆,让她们诚心为皇后祈福。
陈硕真一问:“太子上位后,他可还会给诸位做大事的机会?”
若无机会,封侯也不过沦为一场空话。
陈硕真二问:“我知道,太妃膝下有子者,可随子就藩,然而,诸位扪心自问,先帝对汝子如何?太子与汝子关系如何?”
那不废话吗,先帝眼里只有长孙皇后的子女,对她们肚子里出来的,不虐待,但也不宠爱,平平淡淡养着,除非去谋反,否则,争皇位就别想了。而太子,和非同母弟,关系更是点头之交。
陈硕真:“藩王必须就藩,天高地远,感情寡淡,敢问哪位帝王不防着?若爱子,诸位该在朝堂!若不爱子,诸位更该在朝堂!”
有太妃眼神已是闪烁。
是啊,藩王远离中央,被谁背后放冷箭都不知道。她们这些当娘的,假如能得官位,也可以帮一帮儿子。而和儿子关系一般般的……那更该给自己找个退路了,她们六七十了不是问题,朝中不缺闲职,男官有些七八十岁了都还在位呢。
陈硕真三问:“无子者,愿在深宫终老乎?”
低位妃嫔还能出家为尼,至少尼姑庵和皇宫风景不一样,高位妃嫔,没有儿子不能随子就藩,又不准备去给先帝守灵,那就只能居住在深宫中,平时少走动了,毕竟年轻的新帝也需要填充后宫啊。
都住了几十年皇宫了,能出宫,谁想一辈子呆在皇宫里?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第230章 圩年番外
“我能打开宫门。”
尉迟宝琳知道, 自己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因着父荫,他袭封鄂国公,官至右卫将军, 管理宫禁宿卫。
他一直怕自己中途病逝, 日日养生, 天天健身, 才有幸活到此日。
宫门缓缓打开, 太子的人去向他报喜, 快马加鞭下, 不曾回头注意到,宫门不曾闭合。
李承乾得到已将李泰与李治囚住的消息后,心头大石头落下。虽然他早有预料, 阿耶提前将李泰与李治削为郡王, 经过一年压制,势力早就大不如前了。倘若他们先发难,胜负犹未可知,可若是他先一步动手, 他们必然敌不过。
他答应过阿耶,会善待弟妹, 所以, 他不会对他们怎么样,但是就藩别想了。他还会将他们的封号重新提回去,这也是阿耶希望看到的,就像那些被贬的官员, 留着给他收买人心。
“结束了。”李承乾凝望天空, 慢慢地说。
他该以太子身份, 最后一次上朝了。
有宫人进来禀告:“殿下, 太妃们请求相见。”
李承乾愕然:“现在?”
这才清晨,来找他干什么?
不过。鉴于太妃们年纪大了,李承乾也没想到男女大妨方面,而且,这些都是长辈……“请太妃们进来。”
进来后,李承乾就知道她们要干什么了。有的在询问他阿耶封侯之言可还算数,有的请求为他阿耶守灵,有的不想居于深宫中,试探能不能住在宫外,有的是为了自己儿女,在试图讨好他。
李承乾听得一个头两个大,不得不一一应付。这中间隐约听到外面有骚乱声,然而很快就淹没在太妃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再加上兄弟们已无法威胁他皇位,李承乾心中警惕早已不如之前。
内廷中不允许别的男人出现,侍卫也不许在其内巡逻,唯有三四个贴身侍卫能跟随在皇帝左右,此刻正在殿外守卫,陈硕真天生神力,能举千斤,又是他们眼熟之人,轻易近前,便把其中二人打晕,余下二人被太妃们带来的几十宫人与给使从后方扑倒在地,七手八脚按住,堵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