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皇上,这可是大喜事啊。”宝公公眼睛都要眯得看不见了,躬身走在萧瑜身后,避重就轻道,“这可是皇上您的嫡子,楼大人定是喜不自胜,咱们宫里,也是好不容易盼来一位小主子呢。”
“喜不自胜?呵呵······”
是对皇后有孕的喜不自胜?还是因为终于有了孩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喜不自胜?
这两者,还未可知。
萧瑜抬头望着天上的星子,狭长的眸子闪过讥讽的神色。
让皇后有孕也算是对楼家的诱饵,若他们安分便罢了,若是打着不安分的心思,那到时自然能钓上大鱼。
他对楼家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若他们还是要一而再,挑战自己的耐心——
就别怪他不念旧情。
*
朝中各方人马下场帮忙,大军的一切后续事宜都有了保障。
岳昭带着小队人马与玄甲军汇合时,后方的粮草与大军也在跟上来的路上了。
杨蒙、杨阔自然是带着玄甲军来的,让岳昭惊讶的是,周厦竟然也跟来了。
“你这神棍怎么跟来了?不去种地累积功德了?战场上可不是好玩的。”岳昭打趣道。
自从他拦下种植新种的活计,这些年就一直在着手照着岳昭换来的技术书改良,还真让他摸到了些门路,做出了几分成绩,先前还需要他亲自去看,如今培养出了几个学生,周厦也不必日日都在田中盯着看了。
听岳昭这么说,周厦也不生气。
自从种地以后,他的脾气就好了不少,没办法,重阳关这群人,就没几个会说好话的,这种程度的玩笑要是还放在心上,他早就气死在地里了。
他扇着一柄鹅毛扇,捋了捋胡须道:“将军此去白神,厦定是要来的,将军放心,定听候差遣。”
还不是得知玄甲军要出动,当晚他就摇着龟甲暗暗算了一卦,算出来的东西他谁也没说,只是第二日打包了行礼就跟着来了。
岳昭见他听出了自己的意思,也不矫情,直言道:“你懂我就好。”
周厦扫了一眼岳昭身后的队伍,目光在看到队伍末尾时定住了,细细看着那其貌不扬的小个子,他挑了挑眉,收回了眼神。
······有意思。
快走到吉州时,他们被一个背着长剑的少年追了上来,还未靠近,那少年就大喊着要求见岳昭。
见了面后,少年恭敬下马,呈上了贾芳的信。
岳昭了然,这位应该就是贾芳推荐来的,论起来,是沈氏旁支中的一位远方表弟,沈岐。
她要离京时,贾芳又来与她见了一面,说是能不能向她推荐一个人。
岳昭想着,打仗嘛,人肯定是多多益善,就告诉贾芳,到时让那人来找她便可,现在还真来了。
信上说,沈岐在沈家过得并不好,父母双亡但从小拜了个老兵做师父,习武特别刻苦,算是个好苗子。
已经在积极要孩子的贾芳,想着沈家这座大船,还是得多些助力,考察了很久后,才挑中了这么一个,便私下里问沈岐愿不愿意拿命搏个机会,这小子也不是个安于平庸的人,当下就一口答应。
贾芳信上的原话,大意就是,只要能跟着岳昭混,这小子做什么活儿都行,战场之上也不必多照顾他,回不来,那是他命不好。
合上信,岳昭心中明了,这也算是贾芳压在岳家身上的一条出路,且这一举动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警觉,沈家不会在乎一个无名小卒,楼家不会质疑沈家的用心。
至于为什么是旁支远亲······
估计是因为贾芳并不想看见,除了自己的孩子,沈家其他嫡支近亲能有出头之日吧。
而且上战场可不比其他事情,拿命搏出来的生计,可没几个真愿意做这买卖。
沈岐虽在沈家不受重视,但为人还是有些傲气的,他没见过这位小将军,只知道是个年纪轻轻的女郎。
自己答应堂嫂出来从军,其实更想是能有机会挣个军功,至于这位将军是不是个好的,他心里也没底。
来之前这位堂嫂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好好效力,给沈家争气,不要得罪这位将军。
他也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绝不会给沈家丢人。
是以现在见到岳昭时,扎着一头小辫子的沈岐腰杆挺得笔直,神情还有些紧张。
岳昭骑在马上,身上一袭干练劲装,清瘦的腰部被腰带勒得分明,背脊单薄却能让人明显看出力量感,身后背着雪亮的龙胆亮银枪。
见他不甚自在,她还安慰了几句。
岳昭也很理解,毕竟十六岁的少年人出来跟着她闯荡,前途未卜,未来不知。
沈岐旁敲侧击地打听玄甲军,而岳昭也在不动声色地摸明白沈岐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