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时已经算是抱住柳相的大腿了,所以就出了个两家定亲的主意,张家被柳相打压得毫无反手之力,思来想去,最终还是答应了他。
柳相起初并不相信,但贾钱舍得啊。
京中这些人,心眼多,权势重,他比不过这些,只能朝柳府不断地送钱。
只要他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贾家就能站住脚跟,而张家相应也就能保下来。
贾家就这么砸进去了一半的家底。
谁知道后来柳相一朝身亡,贾家血本无归,只能收拢产业,扫清了尾巴后,为了避嫌,甚至都跑到了重阳关。
“那,靖平侯的意思是?”
岳昭淡定地听着贾钱讲着事情的来龙去脉,甚至还从怀里掏出了一包瓜子,放在桌子上,示意贾伯父一起吃。
贾钱哭笑不得地瞧着她剥瓜子,最终也没能忍住诱惑。
两个人就这么对着咔嚓咔嚓地剥瓜子。
这件事对贾钱来说,其实就是救张家的一时之举。
他几番思量后,还是把定亲的玉佩给了女儿,但没有告诉她,自家与张家定的婚事。
贾钱想的好啊。
到时候若张家世子是个好的,靖平侯不嫌弃他们家,那就结两家之好,皆大欢喜。若是个混账的,那也不怕女儿惦记着,将情谊错付了。
谁知道人家的猪,还是拱了他手心里的白菜。
两个人看对眼了!
“噗——哈哈哈哈,伯父莫要生气,来,说累了吧,喝口茶。”
岳昭忍着笑咽下口中的茶水,将桌上的茶杯朝贾钱推了推。
贾钱也回过神来,自己这是太激动,顺口就将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他摇摇头喝了口茶水,长叹了一声。
低声道:“我本以为她二人那时,不过是情窦初开,当不得真。”
谁知道这些年,那世子明里暗里就送东西写信,一有空了就往重阳关跑,把她女儿一颗心,硬是给磨下来了。
原本两人的婚事早该办了,但就在三年前,他前往张府送的信,还有贾乐乐送过去的信,都再也没有过回音。
贾钱以为张府并不想认这门亲,怕被他们贾家连累,被圣上不喜,就心灰意冷,告诉贾乐乐不要再痴心妄想。
女儿伤心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打起精神,一心帮着家里做生意,不过,再也不提嫁人的事了。
他见女儿日渐消瘦,心中也不好受,怎么想也是意难平,终于借着这回岳昭上京,去张家问个究竟。
“难怪那阵子贾姐姐闷闷不乐,我怎么问她,她都不说,后来我去启延山中练兵去了,见她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还都匆匆而别,竟然不知出了这样的事情。”岳昭有些愧疚的说着。
为了重整玄甲军,老父亲硬是让她带着玄甲军在山里磨了三年,刚出来没多久就把她踢到京城了。
“我来了京城之后,就去侯府与靖平侯开诚布公地谈了。”
贾钱承认自己的算盘打得太响,张家可能不喜,所以最初他的打算,就没有瞒过靖平侯。
如今怎么突然就变了态度,他不明白,也替女儿不甘心。
张婴是个光明磊落,重恩守信的人,见到他来还十分欢喜。
不管怎么说,贾家此举是实打实的救了张家,张家也知道贾钱的想法,可若不是贾家倾力相助,这京城的勋贵,哪里还有他们的位置。
他还跟贾钱打包票,这门亲事既然定下了,张家就认这个儿媳。
哪怕贾家日后不满意来退亲,他们张家也没有二话。
靖平侯的态度让贾钱更摸不着头脑了,不是嫌弃他们,那为何这些年他们送过来的消息犹如石沉大海?
两相打开天窗说亮话,张婴气得拍案而起,喊来心腹让他彻查重阳关来的信都去了哪里。
谁都没曾料到的是,这中间的差错,竟然出在了张夫人的身上。
“所以,两人还是两情相悦,那为何还要圣旨赐婚?”
见贾伯父说到这里就停下了,岳昭也知道这后面的就是侯府私事,不好再说了,便打算跳过这个问题。
闻言,贾钱收起了脸上的笑意,道:“这其实,是我的私心。”
贾乐乐到现在没嫁人,不是没有风言风语在身上的,他为了不让女儿伤心,之前没告诉她婚约的事,后来就更不会说了。
眼下他们与张家的误会既然解开了,他更希望女儿能风风光光嫁出去。
这事算他的私心,那侯夫人既然这么不喜乐乐,他也想通过此事,让她不要再从中作梗,更让她知道贾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听到这话,岳昭也就知道,这贾伯父的拳拳爱女之心可不小,此次定是有准备才上京的。
放下手中的瓜子,她拍拍手正色道:“我与贾姐姐相识这么多年,她待我就跟亲妹妹一般,张贾两家既然都已经谈妥了,我自当应为贾姐姐的婚事尽力,只是后日就是陛下大婚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