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涉及到“开民智”的问题,谢嘉衡还想继续聊下去,谢若清却甩给他一本严复的著作,让他领悟一下什么是教育救国论。
她义正言辞:“严先生当初面临着新旧时代更迭,他的思考或许对你更有启发性。”
谢嘉衡肃然起敬:“这算是因材施教么?若清,多谢你。”
谢若清稳重地点点头。
——总算把他的话堵住了,虽然她是文科生出身,但真的不想天天和大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啊!
最开始,他们提出的问题还很简单,稍有政治素养的人都能说上一两句,但随着他们对夏国越来越了解,很多内容就不是她能完美解答的了。她要是有这能力,也不应该在家里画画。
唉,还是要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感受,用实践探索真理啊……
毕竟光研究理论的话,她是真的力有不逮。
一家十口出行,还要照顾到年纪大的祖母,谢若清得提前安排好相关事项。票都买好了,饮用水也准备了,用餐就在园区内吧,难得出来玩一趟。
交通工具肯定是网约车,毕竟公交车和地铁什么的,体验过也就够啦,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谁愿意真的去挤啊?
买车的事,谢家倒是也考虑过,但是也得等有人先考过驾照再说……谢若清没兴趣,她想考的话早就考了,重任就只能落在目前游手好闲(bushi)的谢瑾瑜身上。
嗯,期待国公爷能早日学完科目一,考过科目二,兼任谢家司机。
谢瑾瑜:……
果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虽然这句话是李静雪的玩笑之语,但已经能够证明,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婚姻关系中地位上升,若还指望她像从前那样万事以谢瑾瑜为先,怕是不能够。
他们是平等的,甚至现在是她隐隐占了上风——夫妻多年,谢瑾瑜怎会不了解她轻描淡写言语中的潜台词。聪明人之间交流,往往不必说得太透,那就失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显得生分了。
谢瑾瑜心中自然是不快的,但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合格的政客都得习惯权力更迭,没人能永远掌权,先帝旧臣都得在新皇手下讨生活,贵族们对地位沉浮已见怪不怪,谁还没个起起落落?
他永远是李静雪的夫君,是孩子们的父亲,就像世家沿袭着祖辈荣耀,这才是立身之本。不必急于一时高低,日子都是边走边过。
但要说全然不喜,倒也未必。如今的李静雪,比起居于内宅时越发光彩照人,叫他难以移开视线。
他和她少年夫妻,见证彼此最美妙的青春年华,相互扶持走过半生,深厚情谊自是不必多提。更让他欣喜的是,现在的夫人,仿佛越活越年轻,好几次都让他想起十余年前,他与她在边疆的初次相见。
那时她骑着匹烈马,挥着马鞭自他身边经过。马蹄掀起尘土飞扬,在漫天的黄沙中,她明亮的双眸透着动人的神采,让他一眼惊艳。
那是谢瑾瑜永生难忘的心动,可惜即使在洞房花烛夜,他也只能看到她盈盈带笑的眼波,再不曾见过那般“被风沙眯了眼的巧合”。
而如今,或许是上苍美意,总算让他如愿以偿了。
——对此,李静雪只是一笑而过。
爱情是什么?她不需要。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孟子·告子下》
第29章 刺激
这是第二次带全家人共同出门, 谢若清的感受依旧是像幼教老师带着一群刚学会走路说话的孩子。刚下车,谢嘉宁就被造型奇特的大门吸引视线,由他开启了谢家人的疑问模式,这个是怎么造的, 那个又是什么原理……
谢若清:谢邀, 玩完这一趟就去当游乐园规划师.jpg
即使是在游乐园内, 身穿汉服的谢家人也是很显眼的。不过看他们都拿着手机,神色也不见慌乱,没人会怀疑这是一群穿越者, 只当是汉服爱好者出门团建。
他们人多,感兴趣的项目也各不相同, 谢若清索性在检票后就给家人分了队。她和父亲先去扎气球摊位, 李静雪陪着祖母四处逛逛,嘉衡带着嘉平,至于其他人就随意去玩吧,快到吃饭的时间再去餐厅集合。
在古代, 十四五岁都是可以说亲的年纪了, 被迫早熟使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是小孩。每人的手机里都有母亲发的游乐园开销零用钱,足够吃吃喝喝以及买点纪念品什么的。就连嘉平都有, 他对钱财的敏感度可比哥哥姐姐们高多了。
“要注意游乐园的要求限制。”谢若清还是多念叨了几句,“身高你们应该都是够了,一米五就可以玩绝大多数项目。嘉安有恐高症,过山车、海盗船什么的就别上去, 那些又高又刺激,像什么转转杯、碰碰车的可以多体验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