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原话是毓文说的。
同为“情场浪子”,毓文的恋爱对象们跨度很大,各不相同,其中有英俊的,有相貌普通的,有多才多艺的,也有寡言少语的……纵观来看,好像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照毓文的话说,“爱是一件凭感觉的事情”。
但卫蓬林的恋爱观与毓文完全不同,他凡事追求铺张、有排场,要求有面子,而他的女朋友,一定要是漂亮的、“拿得出去的”。
对这种观念,秦殊敬而远之。
他想,如果哪天他谈了恋爱,而对方以他能不能“拿得出去”为标准来考量他的话,他一定会非常难过,甚至会有些伤心。
将心比心,他觉得女孩子们肯定也不希望被这样对待。
卫蓬林当时听了他的言论,只是很不在意地嗤笑了一声,说他真是不食人间烟火。
秦殊记得自己当时挺生气的,想辩解一番,但最后还是作罢……反正说了也是白说,讲了也是白讲。
秦殊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刚到小区的门口就被门卫给拦下了,他给乔梓的妈妈打了通电话才得以进去。
门卫还让他填了一张外来人员出入表,表格详细到几点进几点出都要写清楚,最后他留下了自己的电话。
一瞬间,秦殊以为自己穿越回了高中学校。
他们高中的门禁制度是极其严格的,比起这个小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还有走读卡、半走读卡这样的证明,对于住校生更是严格限制外出。
像秦殊这种住校的,只有周五才能回家,周天晚自习前又必须要到校。
他刚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每周末才能回家一趟,奶奶平时周内很想他时就会给他打电话。秦殊能接电话的时候,一般都是下了晚自习回宿舍以后了。
习惯早睡的老人家,十点多给他打电话时的声音听起来却精神得很。
“小殊啊!”
“哎,奶奶,你怎么还不睡?”
“下午喝了点你三叔送来的茶,不太困。”奶奶笑呵呵道,“在学校怎么样?老师和同学们对你好吗?交到新朋友了吗?”
“你少喝点茶呀奶奶,你一喝茶就睡不着觉,怎么总不听……”秦殊觉得留下奶奶一个人在乡下住真是太不放心了,“我在学校里什么都好,我本来想周三回去看你呢,但是老师不准假。”
“回来看我干嘛呀,我什么都好!”隔着听筒,秦殊也能想象出奶奶笑吟吟的样子,花白的头发被一只深绿色的发箍别起,脸上是一道道温柔的沟壑,“你等周末再回来啊!哎呦,小殊,你看好学校就是不一样,只要好学校才管得这么严呢……”
秦殊现在想来,奶奶当时也许并不是喝多了茶睡不着觉,只是因为太想念他了,才宁可熬夜也要和他通个电话。
到了学生家后,秦殊和乔梓妈妈先是在客厅里聊了一会儿,乔梓妈妈提出的事情都是毓文提前跟秦殊讲过的,她看上去对秦殊挺满意,聊完后就把儿子从房间里叫了出来。
乔梓虽然才上初二,但身高已然窜到了一米八几。
秦殊明明要比乔梓大十岁,两人站在一起时,秦殊却比他更像个小孩儿。
现在孩子营养可真好啊!
秦殊此刻的心情简直像一颗柠檬。
乔梓的英语底子其实不算差,只是因为语言环境的缘故,他的口语要相对弱一些。
秦殊给他做了几个提前准备的测试,然后将自己定的教学计划调整了下,就开始正式上课了。
上课过程中他能明显地感觉到,乔梓这个孩子对英语学习实在没啥积极性,秦殊问一句他才会答一句,有不懂的也不会主动提问。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秦殊有时候真不知道他到底听没听明白,只能隔一会儿问他一下“能明白吗”“我讲清楚了吗”,乔梓这才很敷衍地说一句:“明白。”
但要说什么抵触心理吧,倒也不至于。乔梓的脾气并不差,他只是单纯的对学习没兴趣。
中间休息的时候,这孩子还特意跑出去洗了盘水果给秦殊,看得出来家教很好。
秦殊好言相劝,跟他强调了一番英语口语的重要性,然而乔梓的回答是:
“我反正是要出国的嘛,到时候在国外跟外国人练口语不好吗?一年半载就会很熟练了。”
一时间,秦殊被他的话噎住了,甚至觉得很有道理。
对哦!所以乔梓妈妈是怎么想的啊?
为什么要在孩子出国前给他专门找个家教?
或许这是有钱人的想法?
但不管人家是怎么想的,他都是拿了辅导费的,责任还是要尽到的。
休息时间结束,秦殊只得继续往下讲,硬着头皮终于熬完了这漫长的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