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有几位长辈给我撑腰,我就放手大干一场。”听到二叔的保证,周全意气风发,心里很是振奋。
周久安看到周全叔意气风发的样子,也为他感到高兴,平日里周久安见多了周全叔对着村里的土地愁眉苦脸的样子,村里人每天兢兢业业的辛苦劳作,可是产量就是上不去,除去交公粮,剩下的粮食也只勉强让村里人混个水饱。每到这时,周久安都会发现周全叔的脊背好似又弯了一些。现在好了,有了这上百亩地,村里人的口粮问题算是解决了,还可以为村里人找到一条挣钱的路子。
看着这边也没什么事需要他了,周久安打算向周全叔和几位长辈告辞,要知道他今天的工作还没完成呢。
出了门,周全把安安送出门口,对安安说:“下午打猪草不用去了,今天你跟着我们爬上爬下的,我看你也累了,先回去歇着,工分我给你记全天的,等晚上下工开会的时候再过来。”
“叔,这样不好吧。”周久安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明显的假公济私吗。
“有什么不好的,你现在可是为村里立了大功了,村里肯定会给你奖励的,这点小事有什么。放心,现在你叔的腰板直着呢。回去吧,等晚上在来。”看清孩子眼里的神色,周全好笑道。
既然这样,周久安也就不推辞了,正好来来回回的忙活的这一上午,紧张起来还不曾发现,现在一放松,感觉浑身的肌肉酸疼酸疼的。
辞别了周全叔,周久安就拖着身子向家里走去。等回到家,感受到浑身的酸痛,周久安现在特别想泡个热水澡,可是家里没有浴桶,只有一个洗脸用的木盆。
打起精神,周久安刷好锅,加好水,想起储物袋里之前采摘的薄荷草,正好可以拿来一块熬煮,等放凉了,用来喝或是洗澡正好。
周久安洗完澡,把竹席铺在院子里的槐树底下,枕着枕头,吹着小风,舒舒服服的睡下了。
第25章、
在周久安吹着小风安然入睡的时候,沈秋树和方辰他们正在地里晒着火辣辣的太阳轧地。
“嘶”方辰倒吸口气,拿开手一看,手上磨了个大水泡。
“咋了?”二狗子听见声音走过来看,一看方辰手上的水泡,就了然,“没事,等回去找跟针挑破,敷上点锅底灰,过几天就好了。行了,这会大家伙干了半天也累了,歇息会吧。”说完就向地头的树荫下走去。
“没事吧。”沈秋树看着方辰愁眉苦脸的样子问道。
“秋树啊,我可算明白了,为啥人们都说种地苦了,我发誓我再也不抱怨我爹总让我接他机械厂的班了,怪不得我爹在家总骂我,说我懒,说我要是在农村种地,吃屎都赶不上热的……”方辰在那深刻的反思,沈秋树却让他恶心的够呛。
“行了,你恶不恶心。”沈秋树皱眉打断他的话,“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的,种地也一样,等你的手磨出茧子来,手就感觉不到痛了。”沈秋树安慰道。
在地头上休息的时候,几个知青自发的来到沈秋树身边。坐在地头上,和旁边的村里人一样,几个知青干了半天的活就完全抛开了城里人的矜持。
吴晓梅首先受不了了,她家里条件不错,在家里也是被父母娇养长大的。要不是这次下乡,可能也靠着父母的关系进厂当工人了,那还用受这熊罪。“天哪!我实在受不了啦!你们看看我的手!”吴晓梅说着就举起双手给大家看。只见还算白嫩的双手上,全是血泡。
除了沈秋树、郑磊和章红的手只是被磨红了皮,其他三人的手上都有血泡。
面对这种情况,众人也是无奈,说实话,他们这些知青下乡就是来农村种地的,在这里你不种地就没有工分儿,没有公分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他们就得饿着。因为所以,就是这么简单。
每个人都没有说出帮别人干这种话,因为他们都明白,只要国家形式没什么特别的变化。他们就很可能永远扎根在农村。帮助一时可以,可帮不了一辈子。
歇息时间到了,几人相互安慰几句,就又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农忙中。
村里
周久安睡了一觉醒来觉得浑身都舒服了许多。看看天色,差不多要到下工的时间了,周久安准备做饭。
看看厨房里的粮食还有储物袋里的存货,周久安打算做清炒山药,丝瓜炒蛋,早晨还有沈秋树从河里抓来的鱼,用酸豆角做个酸菜鱼,主食就是玉米面和白面两掺的玉米饼子。
周久安先把做玉米饼子的白面和玉米面加水和好,放在一边发酵。拿起山药开始削皮,打算先做清炒山药,在做丝瓜炒蛋,把这俩菜炒好,就开始做酸菜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