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封……”
“齐封一起回来正好,我当着他的面把他儿子打一顿,看他还要不要死缠着我进军府。”
冯嘉幼知道他这是新仇加旧恨,不出口气不行,只能叮嘱他:“那你自己把握好分寸。”
“放心,我知道,我也不是第一次和他们父子俩打交道了。”
谢揽前脚走,冯嘉幼在屋里坐了会儿,冥思苦想了半天,也赶紧出了门。
……
冯孝安早上出门,是乘坐的李似修的马车。
朝会过后,他被喊去文渊阁说了会儿话,出来时看到云飞在门口等他。
冯孝安上了马车,却见冯嘉幼面色凝重的在里面坐着,稍稍一愣:“小山出了什么事儿?”
等马车跑起来,冯嘉幼才问:“齐封为什么会认为他是谢揽的爹?”
她观察冯孝安,见他并没有惊讶的表情,心脏猛地一揪:“难道是真的?”
“你不要误会,我也是听小山说起来,猜到了齐封的想法,和你一样费解。”冯孝安连忙解释,“我当年又不认识齐封,和陆御史也只是同窗和同科,更没见过他夫人,哪里知道他们之间的事情?”
冯嘉幼如堕冰窖:“难道……”
她说不下去,绞着手指,这样寒冷的天气,额头几乎有冷汗渗出。
冯孝安同样神色紧绷:“我唯一可以肯定是,小山是陆御史的亲生儿子无疑。”
冯嘉幼看向他:“嗯?”
冯孝安指了下自己的脸:“小山和临溪的长相都不似陆御史,可能随了他们的母亲,但有一处是一样的,陆御史多晒一会儿太阳,就似喝了酒一样脸红。”
谢临溪的脸在没受伤之前也是如此,谢小山同样有这样的毛病,没陆御史明显,但漠上阳光太烈,他也会红,因此常被笑话,才会喜欢戴面具。
听他说完,冯嘉幼松了口气儿,抚着胸口说了声“万幸”。
第82章
即使这毛病往后还会犯,她也有自信摁得住他。.
“我是觉得……”冯孝安和他女儿商量, “此事先不要告诉小山,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对付齐封。小山去和他硬拼,讨不到任何便宜,最好再等等。”
齐封和傅珉那伙人不一样, 他杀害妹夫一家是为了获得一个机会。之后打退南疆, 结束战乱, 凭的都是真本事。
冯嘉幼知道这些:“可是……”
冯孝安小心翼翼地道:“我已经着手再查他母亲的来历,等你们从南疆回来, 应该就会有结果, 待那时咱们再仔细商量下该怎样处理。”
冯嘉幼思忖了会儿,点了点头。
瞒着谢揽是不太对, 但现在他们父女俩都只是猜测,对真相一无所知, 告诉他毫无意义。
冯孝安又从裘衣内侧摸出一张折好的纸条,递过去:“这是初步拟定的名单。”
冯嘉幼知道是出使南疆国的名单, 抽出拢在袖笼里的手, 接过去。
不出所料, 此次率队之人出自十二监。
因为出使南疆谈判, 万一谈不拢, 有动手的可能性,宦官是去监军的。
监军率队, 是为了让南疆那位监国知道, 尽管大魏谋求和平,却也做好了和他们开战的准备, 并不怕他们。
但冯嘉幼原本以为监军会是御马监的掌印, 没想到竟是司礼监的秉笔曹崧, 宦官里的第二把手。
此人不仅不是徐宗献的亲信, 还一直和徐宗献作对。
徐宗献没有成为司礼监掌印之前,与曹崧同为秉笔。
前任掌印更看好的人是曹崧,大抵认为曹崧像他一样又狠又绝。
但他显然是看走眼了,先帝驾崩当晚,徐宗献联合齐封,不仅把首辅和衡王挡在了宫门外,还传先帝口谕,直接将前任掌印强行殉葬了。
如今刚刚过去五年,十二监内还有不少前掌印的亲信,他们以曹崧马首是瞻,对徐宗献虎视眈眈。
“为何会是曹崧?”冯嘉幼百思不得其解,“曹崧竟然愿意去西南监军?他就不怕出去一趟,回来之后,他在十二监的势力全被徐宗献给肃清了?”
“是曹崧主动请缨。”冯孝安捻着手指,微微垂目思索,“总之你要看紧小山。”
冯嘉幼明白他说的看紧是什么意思,这曹崧不比徐宗献的大器晚成,他堪称“年少有为”,二十多年前东厂还存在时,他就已经是东厂里响当当的狠角色了。
现如今被徐宗献压着,收敛许多,这一出门去,天高皇帝远,不知又会是个什么模样。
谢揽身在他的队伍里,需要听从他的指挥,冯嘉幼想想都觉得头痛。
难怪冯孝安认定了她必须跟着一起去,她若不去看着谢揽,估摸着还没走到南疆,谢揽一个忍不住就把曹崧给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