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团宠小幺儿/团宠小二十四(清穿)+番外(157)

不知何时老十四竟已改了口,雍正拍拍他肩膀,牵着胤祕走远了。

*

乌雅氏搬来恂郡王府没几日,又跟小儿子冲突不断。

她想叫儿子时时谨记,京中腹背受敌,他只有争取早日去西北,夺了兵权,才有抗衡之力。

十四爷却越来越觉得额娘这是疯魔了。

她放不下的前尘旧事太多,心里装的无关紧要的事情多,装他们这些身边人便会少了。

想起西宫太后与幺弟的相处之道,允禵没来由的有些烦了。

乌雅氏一日比一日的掌控欲加强,到了最后,便是十四躲出去,日日都不回王府了。

没几天,乌雅氏又病了。

这回是忧思加上神伤,自个把自个给气病的。

十四爷衣不解带的在榻前侍候了两日,第三日,他额娘转醒,头一句话便是:“皇帝,可有派你去领兵?”

两日两夜没合眼,换来的就是这样一句话。

十四爷暴怒,摔了面前的汤碗道:“额娘还要闹到什么时候!为什么总是如此,从小的时候起,便是明里暗里给我灌输四哥不孝顺的话。如今大局已定,还要逼着我去争那些不该得的。额娘就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兄弟想要的是什么吗!”

“额娘的心太大了,我想要的,您从来就不愿意给。”

乌雅氏落泪,死死抓住允禵的手:“你想要什么,当了皇帝,什么不能给你。”

允禵眼中失望透顶:“四哥做这个皇帝,在我眼中是实至名归。儿子得了恂郡王,已经十分满足,功名利禄上别无他求。”

乌雅氏急切道:“郡王算个什么,老十三都得了怡亲王的爵位,你这个亲弟弟却只得个郡王,像话吗!”

“论资排辈,九哥往后都是郡王,十三哥有从龙之功,儿子有吗?”允禵呼吸急促,最终闭目调整半晌,慢慢掰开了乌雅氏的手,起身道:“罢了,是儿子配不上额娘,恐怕要叫您失望了。”

允禵扭头出去,重重带上了门。

乌雅氏的泪一滴接一滴落下来,她伸着手,喘不上气,想喊叫儿子的名字,竟然有一瞬间想不起来,她有几个儿子,又该喊哪一个。

皇城内。

午后的蝉鸣聒噪,吵的人脑仁疼。

苏培盛满头是汗跑进养心殿,得了雍正一声骂,连忙跪在地上,小心翼翼道:“皇上,恂郡王府递消息进来,说……德妃娘娘薨了。”

作者有话说:

历史上的德妃也是在雍正元年阴历五月末这样子没的。

不过谥号是孝恭仁皇后。我个人觉得这个谥号德妃(特指本文)配不上,此处不要当真。

老四跟老十四之间的矛盾起源(只说兄弟情分,不论派别),德妃这个额娘要负一大半责任。因此需要从她这里入手,解开这个疙瘩。

以上。

第51章 51

胤禛听到这消息, 攥紧了龙袍衣角,默然许久。

午后昏昏欲睡时,天边高云几朵, 飘在四方红墙之上,叫人平白生出一种倦懒和超脱。

胤禛盯着远处望了许久, 才开口问:“老十四呢,在何处?”

苏培盛越发恭谨, 垂首答:“来报信的人说,十四爷一直在娘娘身边守着,中间除了叫人来宫里递消息,连话都不讲一句。”

胤禛叹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因此, 当时叫乌雅氏出宫,只说是去恂郡王府小住几日,换换心情,并没有定下个时限。

若当真叫允禵奉养额娘出宫,这便不是家事,而成了国事, 定性便不一样了。

他这个新帝得来的不容易,坐的也还不够稳,自然不可能在这时候从朝臣们那里寻不痛快。

可是即便已经用上了这样的法子, 还是叫十四弟跟额娘硬碰硬了吗?

雍正攥了手,吩咐苏培盛:“派人去将皇额娘接回宫吧。老十四那头, 朕自己去说。”

苏培盛听这话,心中犯嘀咕到底是按照太后规格发丧, 还是按照皇后规格发丧。眼下事多, 皇上心情也不好, 他识趣的没再声张,领命急急退了出去。

乌雅氏薨了,当日下午将人请回宫后,次日梓宫(棺木)便奉安宁寿宫中。

宁寿宫外头,一夜之间又蒙满了白纱宫灯与门柱。丹旌设在大门右手位,上头题着乌雅氏的名衔。

十四爷一身缟素,失魂落魄的抬眼去瞧,望见铭旌上竟是“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的字样。

这是额娘心中求了许久的位子,或许她本来是无意的,只是大佟佳氏有了,她便也想有。

允禵心中悲恸万分,将这几个字翻来覆去凝望着。

雍正立在他身后良久,出声道:“朕已经命礼部将皇额娘的册文改好,尊封圣母皇太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