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外有不断的消息传了进来,除了一些作死不听朝廷的人,还有一些替主人家转移财物,没来得及逃出来的人,基本就没有什么伤亡。
而郊外逃过一劫的百姓们,赞叹皇上果然是料事如神,救我们百姓于危难中,真乃一代圣君。
康熙能听到京中百姓活着,称赞自己,心头涌现出一股豪情。
看来自己又做出一次非常正确的抉择。
但京城财产房屋损,百姓仍心有余惊,还必须要他这个皇帝出宫,亲自安抚人心。
在出发前,康熙来到戈雅的帐篷面前,将乌那希叫到跟前,然后对戈雅道:“这次真的多亏了,咱们女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戈雅笑道:“皇上过奖了,乌那希最多也是一个引子,百姓们能成功逃过此劫,主要都还是您的功劳,再着,乌那希也是再好,不也是您教的好吗?”
康熙一脸欣慰,摸了摸乌那希的脑袋,他如今对自己的这个女儿,自然是自豪万分的。
“如此京中的百姓还需要朕,朕这就要出宫了。”
戈雅闻言一愣,没想到,这地震刚停,康熙就要出宫慰问群众?
不过想想也是,为了以防民众出现创伤心理,此时的确,急需一个精神支柱带领众人走出去。
“还有朕会带乌那希与保成一同前去。”
戈雅直接愣住了,乌那希才八岁啊,太子才五岁,康熙就要带着她们一起去赈灾了吗?
难道是要替孩子们在民众刷名声吗?
可太子是诸君,康熙一个皇帝,带着太子了解人间疾苦,培养他怎么成为一代明君,这都情有可原。
可乌那希是位公主啊。
这次赈灾多少,都会带着些政治目的,朝中那些大臣会答应吗?
戈雅犹豫道:“带乌那希去,这会不会于理不合?”
她是希望乌那希在将中刷点声望,好让她日后远嫁蒙古时,那些人便会忌惮一些。
可她可不敢让乌那希挑战这个社会的权威,毕竟这步伐一下子迈太大了可不好。
康熙冷哼道:“朕乃一国之君,朕的决策那便就是理。”
第141章 灾后
戈雅发觉自己可能是, 被清朝的刻板印象给影响了,所以以为女性在清朝难出头。
虽然对于大环境来说,这也是事实, 但乌那希是公主,自然与普通女人不同。
而且清初对女子的苛刻也远没有清后期那么苛刻, 不说远的, 就说近的,太皇太后不也主持朝政多年了吗?
最主要是康熙主动要带着乌那希在身边的, 那她还担心什么?
孩子再让康熙带去之前, 戈雅快速帮乌那希换了一身干净利落的旗装, 顺便将她身上那些花里胡哨的首饰摘了下来。
毕竟一个去慰问的领导,却打扮得光鲜亮丽的出现受苦人民面前, 这能得人心才怪呢。
但为了维护皇宫的体面,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带, 她给乌那希保留一些颜色素雅的首饰, 还有康熙赏赐的东珠璎珞也让带着,上面的东珠硕大无比,简直跟她的贵妃冠珠有的一比,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最主要的是,这种大小东珠也只有皇室才能佩戴,足够彰显乌那希的身份了。
戈雅上检查了一番乌那希,确认打扮没有什么不得体之处,便就回头帮太子也检查一下, 但太子是男孩子, 没有女孩子打扮得那么珠光宝气, 也不用改变什么。
康熙瞧着戈雅这一番操作, 不禁莞尔道:“你考虑得倒是周全。”
戈雅推着两孩子到康熙面前, 关切嘱咐道:“还不知道会不会有余震,皇上您此次出宫必定要万分小心,多多注意安全。”
康熙眼神一柔,点头道:“知道了,朕也会护好乌那希与保成。”
戈雅放心点头道:“那臣妾与皇后,还有荣嫔和承瑞,就在宫里等皇上平安归来了。”
提起荣嫔与承瑞,康熙看向也在帐篷内的荣嫔她们。
看到承瑞那瘦弱的身子,康熙的目光不由地一暗,虽然承瑞回宫多年,但是太医说他有可能会活不到成人,他便下意识地减少与承瑞的接触了。
就害怕某天承瑞去了,他会承受不住。
但是这是他第一个孩子,是不可能不爱,他将承瑞招过来。
“皇阿玛。”承瑞轻声唤道。
十二岁的承瑞虽因身弱的原因,身高比同龄人稍矮,但也已经长到康熙的下巴那么高了,但面容消瘦清冷,那双狭长的丹凤眼,却透露出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成熟与稳重。
康熙在心里惋惜,如果不是因为那场鼠疫将承瑞害成这样,此次他也会将他带在身边。
他拍着承瑞肩膀,语重心长道:“承瑞啊,你是皇阿玛的长子,此次就待在宫中,替皇阿玛照顾好弟弟妹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