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翰林修撰程叙言德行上佳,心性仁善,今编写禽畜录惠及百姓,于民有功,特擢升为翰林侍讲,钦此。”
程叙言驻足:他升官了,从六品的修撰升为正六品侍讲。
他去岁五月入翰林院,今岁九月升官,一年半的时间升一级。这个升官速度不算快,但是对比同样平民出身的官员却很是不错了。
朝堂上的大臣对此并不在意,从六品升官也不过是正六品,连朝堂都登不了。
但在翰林院里却如石落池塘,尤其是庶吉士,他们还在到处寻出路,程修撰却升官了。
听说程修撰与卓家女的成婚日定在十月初,前后不过一月。程修撰真是好事连连,羡慕已经说累了。
程叙言升官的消息也传到卓家,嘉郡主知晓程叙言因何升官的,喜悦中掺杂一丝忧愁。
此前有人来嘉郡主跟前,向嘉郡主预定一头猪。程家家底薄,因此当初程叙言来卓家下聘时,将城外的一座山和周边田地作为聘礼。
所以那庄子里一应物什是卓颜的,上京贵夫人来嘉郡主面前定一头猪也不算错。
嘉郡主脸都绿了,倒是卓颜笑盈盈应一声好。卓颜坦荡大方,叫人挑不出错,最后看笑话的人自己无趣离开。
但当嘉郡主得知那本禽畜录的署名除程叙言外,还有她女儿卓颜的名字时,嘉郡主那丝忧愁就散了。
她也乐意出门参加宴会,适时透露自己女儿也参与禽畜录编写,嘉郡主假假道:“哎呀,那书上都是讲些养鸡养鸭养猪的事情,咱们富贵人家哪瞧得上,也就平头百姓才去看,我们颜姐儿的名字也一并叫人看去,真是难为情。不过仲惟那孩子坚持,我们做长辈的总要顺着小辈了。”
宴会上其他夫人:………
待嘉郡主离开后,有人低声道:“不就是一本禽畜录,神气什么。”
“没错,那种下等人才看的东西。卓颜的名字也叫下等人传开去,不知羞。”
但事实到底如何,便不得知了。
第135章 成婚
秋日时候, 树叶纷飞。程叙言立在窗前,看着天空白云涌动。
“在想什么?”程偃将银耳汤放在桌上,这孩子连他进屋都没反应。
程叙言垂下眼:“没什么。”
程偃欲言又止, 但触及儿子面色,程偃又闭口。
程叙言舀动着银耳汤, 抬头对程偃道:“爹, 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程偃会意。书房内恢复安静, 只有偶尔汤勺碰壁声。
程叙言垂下眼,上次在皇宫程叙言直面天颜。
中医要领之二望,闻。程叙言匆匆抬眸瞥过天子面貌, 听天子言语气息。
天子的状态不是不好, 相反,天子的状态很好, 甚至好过头。
面色红润, 笑声爽朗有力。犹似青壮。
不排除有人精神矍铄,但琼林宴上,程叙言亦曾见天子, 彼时天子目色虽有神,却明显看得出是老者, 是合乎年纪的康健。
现在不同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程叙言忆及年初八皇子封王之事,但之后其他皇子又没了动静。
适时云层笼罩,窗外顿时一暗, 程叙言倏地抬眸。
丹药。
丹药一物是帝王中的常客,再英明的君王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昏庸。纵使有抵住酒□□惑者, 也会畏惧年迈和死亡。
而丹药能在短时间见效果。可这无异饮鸩止渴。
程叙言轻轻点着桌案, 若是炼丹师一心一意忠于帝王也就罢了, 怕就怕……
程叙言心往下沉。
如今这上京的平静日子下,有多少暗潮?
他揉了揉眉心,那碗银耳汤最后放凉也未动。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程叙言和卓颜的婚期将近,双方长辈约束他们见面。
程叙言特意跟上峰请婚假,成婚头两日徐家来人,将程叙言接去。
徐家书房内,徐霁开门见山:“你的分成。”
程叙言扫过匣子里的银钱,乐了:“有这么多?”
徐霁笑盈盈饮茶:“贺礼一并在里面。”
程叙言盯着匣子里的四百两银票,最后还是收下,“多谢。”
“不客气。”徐霁放下茶盏,“没当成你的迎亲使,总是我的遗憾。”
程叙言:………
程叙言无奈道:“长行体弱,为兄是怕你有闪失,并非旁的。”顿了顿,程叙言承诺:“他日你成婚,长行若不嫌弃,为兄愿做长行的迎亲使。”
徐霁挥手:“一言为定。”
程叙言与他击掌。
卓颜是郡主之女,又是程叙言真心喜爱之人,于公于私都得将婚事办体面。
程叙言做不出借钱办婚事这样的荒唐行为,所以咬咬牙,让时明和程青南分别去上京周围府县卖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