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英一下楼,李寡妇就跟她说,刚才吃饭的小伙子吃完饭走了,走时道了谢的。
李寡妇把厨房里的碗全洗了。
这会听到楼上的电视台,有些心痒,想上去看电视。
眼睛看了楼上好几回。
吴桂英说,“我要出门买菜,你跟我一块去。”
李寡妇回屋去换了胶脚。
吴桂英说,“等晚上播电视剧,咱们一块看,现在都是重播的新闻,没什么可看的。”
李寡妇欢喜的答应了。
两人一块出了门。
雨小了些,可没停。
吴桂英换上了雨衣跟胶鞋。
-
沈山家。
方如凤听沈山说沈夏两口子回来了,想晚上带文瑞过去,去婆婆家吃饭。
沈山不同意,“外头还下着雨呢,就别折腾孩子了。”
“那可是你亲妹妹,你都不去?”方如凤不明白,梁松都回了,那梁家,多好的机会啊。
沈山道,“中午见过,吃过饭了,明天要是天气好,明天再过去。”
地上全是湿的,有些地方都积水了。
沈山不愿意让孩子在路上受罪。
他不想说家里事,话头一转,“你妹妹真答应相亲了?”
“答应了。”方如凤表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我爸找了人,把那老师调走了。”调得远远的,两人见不面了。
沈山问:“你妹妹才十八岁,不是要高考吗,现在相亲会不会太早了一点?”会影响学习吧。
“相亲那家条件不错,我妈觉得,可以先处着。”方如凤道,“小妹不吵不闹的,这回挺听话的。 ”
沈山抬头看她,“听话?”这突然就听话了,这可不是好现像。
他跟方如凤说,“你妹妹这态度变得有点快,会不会有什么隐情,我觉得你们还是要注意一下。”
方如凤听进去了。
晚上,雨又大了。
两人就在家里吃了饭。
-
天跟破了个洞似的,雨不停的下着。
第二天雨还是没停。
沈夏被困在家里,哪都去不了。
她还说要是有空,去电气厂看看的,也不知道那边赶工怎么样了。
一道闪电霹下。
大雨天,外头没什么人,铺子开了,但是没什么客人。
沈大国比吴桂英还急。
吴桂英本来是说让沈大国回老家去的,可是现在这大雨天,女婿又在,肯定不好赶人,怎么着也得等沈夏他们回京市。
-
第三天,雨总算是停了。
沈夏一早就拉着梁松出门了,先去了市图书馆,后来看到博物馆的时候,才想起来年前补吴敏弄坏的画。
后来是二哥带着画去找修复师的,不知道这画修复好了没有。
元宵那天只顾着三叔的事,忘了问二哥。
逛了一圈,中午就在外头吃的。
下午的时候,沈夏着梁松去了电气厂那边,她从电气厂那边的公交站下车时,才想起来,自己今天没打扮,是二十多岁小姑娘的样子,肯定是进不去的。
她之前一直是以三四十岁年纪的妆扮示人的。
以后,得想想办法呢。
不过,现在来都来了,还是看一眼。
沈夏拉着梁松往电气厂的方向走,是沿着路走的,只在路过的电气厂的时候,稍微看了一眼。
电气厂很忙碌,光是这一会,就进去了两辆货车。
是送材料的。
梁松见沈夏盯着那边的厂子瞧,侧头看了一眼。
大门竖着的牌匾上写着几个字:春风电吹风厂。
第84章
他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电吹风厂?
春风?春风牌?
那不是沈夏正在商场销售电吹风的牌子吗。
梁松转头对沈夏道:“你看那边。”说的正是电吹风厂, “你们合作的厂家就是这边吗?”
沈夏一开始还没注意,只到梁松说电吹风厂,她看了好一会, 才发现上面电气厂的名字改成了电吹风厂。
这边离那大门口有点远, 她没往那边看。
而且一直看大门进去的货车,所以才没有注意到牌匾。
远看是电吹风厂, 走近挨着门口的牌匾看, 还是电吹风厂。
这招牌是什么时候换的?
要不去问问。
沈夏思索片刻, 就去了门口保卫室,敲了敲窗户, “同志, 你好。”
“这边不招工, 人招满了。”保卫室的人员摆手,“回去吧。”
沈夏道,“我不是来找工作的, 是这样的,我想问一下,这以前不是电气厂吗, 怎么改面电吹风厂了?”
她指了指牌匾。
“这前天换的,上头大领导来了, 让换的。”至于为什么换, 这保卫室的人也不太清楚, 让换就换呗,反正他的工作还是跟以前一样, 就在这里看大门。
想到这, 他打量了一下沈夏, “我们这厂不是本职工不允许进的。你要是来找人的, 把名字报给我,我给让人帮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