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国穿着棉拖鞋出来,看到梁松,赶紧回去换鞋子去了。
吃饭时。
摆上圆桌面,七个椅子,李寡妇觉得夹在沈家人中间特别不自在,夹了菜非要端回屋去吃,拦都拦不住。
吴桂英就让她去了。
李寡妇回屋吃她自己也舒服。
“你三婶没给你们留饭啊?”吴桂英问沈山,“一大早的把你们叫过来,事办完了就把人打发走了?”说到后来,吴桂英脸色都不好了。
沈山道,“事没办完。”
他端起碗,“妈,吃完再说吧。”
吴桂英听他的。
一家人安安静静的吃了饭,吴桂英还想给梁松夹菜,被沈夏给拦了,她说自己来。这筷子,还是自己用自己的比较好。
吃完饭,沈夏他们眲楼。
吴桂英收拾桌子,菜放到厨房的碗柜里,之后把碗捡到锅里,用水泡着,准备晚上再过来洗。
她要上楼问问唐小兵家的事。
她不关心唐小兵,她只关心她的钱。
上了楼,沈夏他们去了客厅,一家人自个找了椅子,都坐下了。
梁松眼神问沈夏,需不需要他回避一下。
沈夏思索片刻,摇了摇头。
梁家的事她该知道的全知道了,她家的事也没必要避着梁松说。只要两人还想过下去,梁松迟早要知道的。
梁松听她那么说,心里安静了。
之后就坐着没动。
沈夏问沈山,“大哥,三叔家又出什么事了?”
沈山看了眼梁松,见沈夏还在等他答案。
这才慢慢说道,“三叔欠了些钱,要债的找到家里来了。”他表情不太好看,他去的时候不知道是这事,要是知道,肯定就不去了。
想到这,沈山看向了沈大国,“爸,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你别叫我跟沈河。”没一次有好事的。
这次他们去的时候,要债的就在三叔家里,屋里东西都砸坏了。
乱得不得了。
沈大国急道,“那怎么行,那可是你三叔,那些疯子说要砍他的腿!”
还说剁手呢。
沈山沉着脸,:“那是因为三叔不还钱。”他不明白,“三叔怎么欠那么多钱?”整整四千块。
那可不是小数目。
要债的人手里还有借条,上面是三叔的亲笔签字,不光有签的字,还有按的手印,红泥的指纹,跟三叔手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沈大国也不知道。
他问过老三,老三不肯说,问得急了,老三就抱着头想撞墙。
沈大国后来就不敢问了。
沈夏算是听明白了,三叔欠了别人钱,现在要债的找上门了。
这时,吴桂英上来了。
正准备问沈大国有没有把那三百块钱拿回来,看到梁松在客厅,硬是把这问题给憋回去了。
她看屋里没椅子了,下去拿了把椅子上来。
楼下,有人人看到他们店门半开着,就进来问有没有吃的。
今天元宵,没开张。
吴桂英看那客人身上都淋湿了,拿了把伞给他,“今天没开张,家里就一些剩饭了。”
那人冻得直哆嗦,剩饭也要。
吴桂英就去厨房,拿碗装了些米饭,跟中午吃剩的剩菜,又拿了双干净的筷子,把饭端出来时,那人还在门口。
吴桂英堆得满满的饭给了他,“拿去吃吧。”
之后把主李寡妇叫了出来,她自个去楼上拿了一件沈大国穿了几年的旧衣服,下来给那被雨淋湿的人了。
之后让李寡妇在下头看着,她上了楼。
那人端着饭,狼吞虎咽。
李寡妇心想,这东家真是心善。
-
楼上,已经没说沈三叔的事了。
话题转到了沈夏跟梁松身上,主要是问沈夏在那边过得怎么样,习不习惯,这次回来打算住几天。
吴桂英又上来了。
沈大国问她,“你刚才拿我旧衣服做什么?”
吴桂英道:“楼下来了个人,全身都湿透了,看着怪可怜的。”原以为是个大人,端碗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像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一头毛臊的头发,把脸都盖住了。
吴桂英看着沈夏,又看看外头的雨。
雨好像越下越大了。
想不到办法把女婿支开,那就只能跟沈大国回屋单独说了,“沈大国,你给我过来。”
之后去了自己的屋。
沈大国知道吴桂英想说什么,不敢过去。
吴桂英站在门口,都要发火了,“沈大国!”
沈大国这才过去。
两人进了屋,门一关。
吴桂英的脸就变了,她满脸怒火的看着沈大国,“我那三百块钱呢,你给我拿出来!”早上数钱的时候,她发现钱不对,本来还说去火车站之前去趟银行,把钱存起来的。
结果一数,少了足足三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