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男方的亲戚, 他妈跟梁松妈是亲姐妹, 这必须得过来, 本来都请好假的,可是单位临时有事, 把他给拖住了。
沈山也一样。
都说要来, 就约了一起, 买的特快专列的票,早上买的票,第二天晚上到。
火车路上还耽误了一会, 本来是应该晚上十点到的,现在都十一点了。
原本,是沈山带着吴桂英跟沈大国一起来的。
吴桂英跟沈大国虽然来过一次, 可坐长途心里还是怕,沈山就跟着来的, 一是送他们, 二是身为沈夏的大哥, 过来也算是为沈夏撑腰的。
至于方如凤,就留在家里看孩子。
方如凤不乐意。
她很聪明, 探话发现婆婆反对之后, 等到上火车的时候, 才带着孩子出来。
火车都来了, 票也买了,能不让她上来吗?
大同两口下了火车。
他爸妈带着孩子提前过来了,他媳妇跟他慢一些。
大同快走两步,追上沈山,“等会我家里人来接我,你跟我们一块走吧。”他道,“现在半夜了,连三轮车都叫不着了。”
沈山问:“坐得下吗?”
大同道,“放心,我有个表弟是客运站上班,开客车的,等会过来接咱们。”来之前家里人就安排好了。
而且,他们家这边有房子的,二姨回到京市后,联系了她妈跟姨妈他们,家家凑了些钱在这边买了个房子。
当是说以后孩子过来读书方便。
也就这两年的事。
“那就麻烦你了。”沈山道。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还客气什么。”大同笑。
两人原本就是朋友,现在梁松跟沈夏结婚,这关系就更近了。
出了火车站,大同就看到表弟开的小客车了,是十七座的,还挺新的。
只不过现在太晚了,表弟已经似乎睡着了。
大同在车窗外喊他,好不容易喊醒了,表弟赶紧下来开车门,还抱怨,“我都等了你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这么晚?”还说是快车呢,这哪快了。
还是当夜到的,真是冻死个人。
“车晚点了。”
表弟打开客车的门,让他们都上车,然后发动车子。
-
老井胡同,四合院。
沈夏半梦半醒间,听到外头有人在敲门,好像还有人在喊她。
她起来,套上衣服,没开灯,手里拿了一个木棍,这是早就备在房间的,怕半夜有贼,好防身的。
她还准备了自制的防狼喷雾,特辣辣椒水,要是遇着坏人,对脸喷。
一个人住,总得有所准备。
她侧着耳朵仔细听。
好像是在叫她的名字,从院门口传来的,与此一起的还有越来越响的拍门声。
谁半夜过来敲门啊?
沈夏听着这声音觉得耳熟,她穿好鞋子,打开门,慢慢往外走。
这门一开,冷风直往里头吹。
“夏夏,沈夏!”
沈夏越听这声音越觉得耳熟,怎么好像是她妈的声音。
她试探的喊了一声,“妈?”
院外吴桂英惊喜道,“你可算是过来了!赶紧开门!文瑞也在外头呢,小脸冻得通红!”说完,又瞪了一眼方如凤。
这大儿媳妇可真能折腾人,这么老远的路,非把孩子带过来。
不是存心让孩子受罪吗。
家里又不是不办,这喜糖跟给孩子的红包钱少不了!
沈夏听到吴桂英的话,赶紧把手里的棍子放到墙边,然后拉开栓,把院门打开了,“你们怎么过来了?”
半夜三更的。
吴桂英让抱着小文瑞的沈山往赶紧进屋,这才说,“晚上十点的火车,十一点才到,这还是你大同哥家的亲戚把我们捎过来的,要不然,还不知道晚上住哪呢。”
方如凤心想,火车站那边旅馆最多了,压根就不愁没地方住。
是婆婆非要过来。
沈大国拿着东西,最后进来的。
沈山原本来手里也是提了重东西,后来方如凤抱孩子抱累了,把孩子交给沈山,这东西吴桂英就跟方如凤一人一半了。
“灯开关在哪?”
“在门口。”
沈夏栓上院门,又是一道冷风刮过,她缩着脖子赶紧往正厅走,“妈,我烧了炕,那里暖和,把文瑞放炕上。”
小文瑞困了,躺到炕上就睡着了,沈山把他的鞋子跟外套都脱了,还准备等会烧点水,给孩子把脸跟脚都洗洗。
方如凤也是累了一天,困乏的问沈夏:“屋里有吃的吗?”
有点饿了。
沈夏往厨房走,“我煮点面条吧。”
吴桂英拉住她,“别去了,明天你还要当新娘子呢,现在去睡,好好休息。”她在这住过,东西在哪她都知道,厨房的小炉子封了火,把盖移开就能用。
沈山也说让沈夏去休息,明天还得早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