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首辅话已说完,施施然转身离开,不再理会那番话会带给魏丞相多大的震慑和恐慌。
魏丞相一瞬不瞬地盯着他的背影,心里开始不安,凤首辅真的掌握了他买通刺客的证据?他会不会把证据交给皇上,或者交给嫡公主?
如果坐实了齐王刺杀太子,皇上一定不会放过他,别说争储,齐王可能连亲王之位都无法保住。
甚至连他这个丞相都会受到牵连。
转念又想到驻扎在皇城外的二十万凤家军,还有如今朝堂上的局势,魏丞相心里一片乱麻,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支持齐王。
齐王还有没有希望成为储君?
……若皇帝突然驾崩了呢?
魏丞相心头一个咯噔,忽然觉得这种可能行得通,景王不在朝,太子神志不清,七皇子身份不够,唯有一个齐王有资格继承帝位。
所以,不如趁机让皇帝暴毙?
魏丞相边走边想着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如今他们最缺的是兵马,有凤首辅的兵权在,齐王登基毫无胜算。
所以他不该反对立云子姝为储,反正这只是暂时的,他反而应该鼎力支持,借机笼络嫡公主和凤家军,让他们成为齐王后盾。
这样一来,一旦皇上驾崩,齐王登基便毫无悬念。
可齐王顺利登基的前提是,云子姝自己没有野心,或者她没有被东幽皇帝控制。
否则他此时所想的这一切依然行不通。
魏丞相心里乱极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望着前方遥遥在即的宫门,他眉头皱了皱,决定先去见见皇上。
虽然不一定能见得到,但探探情况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惜魏丞相还没能靠近内宫,就被御林军堵了回来,明重锦一身统领服饰,显得格外英姿勃发:“丞相大人回去吧,皇上龙体抱恙,暂时不见任何人。”
魏丞相一脸担忧之色:“本相实在忧心皇上龙体,不知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请明大人能告知一二。”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明统领语气平静,“皇上旨意来得急,只是让杨公公宣诏立储,其他的并未多说。”
“明大人前些日子不是说宫中有刺客?”魏丞相目光锁在他脸上,“皇上到底是被刺客所伤,还是真有什么不适?”
明重锦淡道:“丞相大人一定要打过砂锅问到底?”
“职责所在,还望明大人能如实告知。”魏丞相拱了拱手,“皇上肩负社稷,满朝文武都很牵挂皇上龙体。”
“在下也是职责所在,希望丞相大人理解。”
魏丞相脸色冷了下来,“皇上突发状况,满朝文武却一点内情无法得知,万一以后出了什么后果,明大人可担得起责任?”
“无需丞相大人操心。”
魏丞相心里火大,可越是着急上火越容易出错,此时他几乎已可以确定,皇上龙体抱恙是假,宫中遇到刺杀也是假。
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云子姝在背后搞鬼。
可恨的是他之前竟毫无察觉,以至于现在完全落入了一个被动的局面。
想来也真是可笑,原以为太子和景王才是最大对手,没想到到头来太子和景王两人皆不堪一击,坐收渔翁之利的人居然是嫡公主。
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魏丞相转身离开之际,心里突然生出这一切都是在做梦的错觉。
……
不管大臣们想法如何,立云子姝为储的诏书已下,嫡公主监国摄政的朝局自此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里,云子姝每天上朝听政,处理大臣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原以为一个公主必将手忙脚乱无从下手,然而满朝文武惊诧地发现,云子姝对国家大事的见解和处理方式竟是如此犀利,奏折批阅得井井有条,政务处理得也是毫无瑕疵。
上朝时,嫡公主威压竟丝毫不逊于昭明帝。
魏丞相恍然意识到,嫡公主当真是面面俱到,显然是做足了准备才回来的。
更为可怕的是,每次上朝有诏令颁布,凤首辅都是第一个遵旨,接着朝中年轻的新贵大臣们跟着遵命,竟无一人反驳她做下的决策。
少数的几个就算不服,最终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如果嫡公主是个男儿,齐王将没有一丝翻身的机会。
第500章 大局已定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云子姝一点点把权力握在掌心。
杨喜“奉旨”协助嫡公主,每日跟随左右,宫中太监宫女们对嫡公主敬畏有加,嫡公主的命令形同圣旨,旨意所到之处,无人敢反抗。
后宫魏淑妃和贤妃坐不住了,双双合计一番,先是去求见皇上,可她们显然见不到皇上的面,接着又去求见太后。
“嫡公主为储君,监国摄政乃是皇帝的意思,哀家无权过问。”太后对她们的来意显然明了,语重心长地开口,“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皇上龙体欠安,景王逗留东幽未归,云宸神志不清,齐王陷入刺杀太子的嫌疑之中暂时无法洗脱嫌疑,恰好子姝还能稳住朝堂,不至于让大雍陷入内乱,哀家倒是放下了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