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知道后非常自责,和江潋说自己该早点想到办法把钰儿接去书院的,如果他们当初没那么多顾虑,兴许这个意外就不会发生。
她承认先生说的有道理,可发生的已经发生,为今之计只能是尽快把人找到。
等会儿在前面见了江潋,先问问看他有没有从工部尚书那里审出些什么吧!
肩辇在太和殿外停下,杜若宁被安公公搀扶着进了殿。
杜关山和大部分的朝臣已经到了,正站在一处热烈讨论出兵的事。
薛初融第一个看到她,面带忧色地迎上去和她见礼。
“我去外地的事,还是缓一缓再说吧!”薛初融边行礼边小声道,“如今西戎人毁约再犯边境,太子的事也还没有解决,我若就这样走了,终究是放心不下。”
杜若宁想了下,很快答应了他:“好,就依你,现在我确实也需要你的帮助。”
薛初融的眼睛亮了一下。
她说她需要他,他很开心,这让他觉得自己对于她是有用的。
早朝主要讨论的也是向西戎派兵的问题,因事发突然,调派军需粮草的时间也很紧迫,有定国公带兵,大家都不担心打仗的事,更多的是担心粮草供给跟不上。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正是明昭时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两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只是初回朝堂,各个关节尚未完全理顺,之前的户部和兵部也遗留下许多问题,需要他们一一处理,再加上西戎起兵起得突然,难免让人手忙脚乱。
好在这个时候,江潋带着王宝藏过来了。
杜若宁等了一早上就是在等王宝藏,此时见他出现殿门外,眉眼顿时舒展开来。
有王宝藏这个行走的宝藏在,军需粮草就能轻松解决。
王宝藏长这么大头一回进皇宫,一路行来,不知怎地却感觉一点都不陌生,跟在江潋身边小声嘀咕道:“好奇怪,这里我好像来过。”
“什么时候?”江潋问。
王宝藏想了想,摇摇头:“不知道,可能是梦里来的,好像还有个举旗的人领着我。”
江潋:“……”
没见过谁进宫还有人举旗的,怪人做怪梦,他对这人已经见怪不怪。
.
第446章 风流倜傥游戏人间的浪子
王宝藏进了殿,跪在地上给杜若宁行礼。
杜若宁让他平身,对疑惑不解的朝臣简单介绍他的身份。
众人听闻他是先帝煞费苦心安排的活宝藏,震惊之余,感念先帝的良苦用心,个个眼泛泪光。
杜若宁把定国公要出征边关的事告诉了王宝藏,问他能不能解决粮草军需的问题。
王宝藏听完把胸脯一拍:“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他答应得太过爽快,大家都有点不敢相信,加上他的长相太显小,说话也大大咧咧,总让人感觉不是很靠谱。
王宝藏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打开来,指着上面的标识给大家看:“这里,这里,从京城往西这一路,有八个王氏的粮仓,每仓屯集的粮草够五万人的军队一月所需,国公爷只要能保证在半年内结束战斗,粮草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何须半年,最多三个月,老子就能踏平西戎。”杜关山亲自拿过他的地图看了看,伸手用力在他肩上拍了一巴掌,“你小子行,是个人才!”
王宝藏的小身板哪里经得起国公爷的巨掌,被拍得一个趔趄差点趴下。
“国公爷,但凡您下手再重点,我这个人才就跟您永别了。”他呲牙咧嘴地说道。
杜关山哈哈大笑:“你小子有点意思。”
解决了粮草,调兵的事情就要简单得多,飞虎军是杜关山的旧部,骁勇善战,军法严明,与杜关山默契十足,只要粮草到位,一声令下就能启程。
救兵如救火,既然解决了最麻烦的粮草问题,杜关山便决定不再耽搁,给将士们两天时间与亲朋好友告别,后天一早赶赴边关。
散朝后,杜若宁要问江潋提审前工部尚书的事,没有立刻回后宫,叫上江潋和王宝藏一起去往乾清宫的暖阁说话。
暖阁里烧着地龙,非常暖和,嘉和帝每到冬天就喜欢在这里处理政务接见大臣,后来迷上炼丹后,这里就不常用了。
王宝藏走一路看了一路的稀奇,又开始絮叨他的梦:“在我梦里,这里面除了御花园,别处都没有树,那个举旗的人告诉我,是为了防火防贼什么的。”
“你的梦好有意思。”杜若宁道,“宫里先前确实不种树的,只因我父皇深爱我母后,怕她被太阳晒,便在她日常经过的地方种了梧桐树为她遮阴,宫变之后,梧桐树被大火烧死,李承启便效仿我父皇,为陆皇后种了些玉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