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氏接了圣旨,又打听到皇上在早朝上说的那番话,对杜关山抱怨道:“皇上也太阴险了吧,这样一来谁还敢去参加,别到时候场上只有几个皇子,那宁儿岂不是横竖都要嫁给他儿子。”
“不仅如此,他没准儿还要让江潋陪着皇子们去呢!”杜关山道。
“那完了,还抛什么,直接选个皇子拜天地得了。”云氏脸色发白道,“江潋那种人,他一去还不得把人都吓跑了。”
“谁说不是呢!”杜关山正经脸逗她,“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衡哥儿了,这些天叫他别去上学了,好好在家练习抛绣球,顺便减减他那一身膘,到时候就是把绣球扔给太监,也不能让皇子们抢到。”
“呸呸呸,你胡说八道什么,这是当爹的该说的话吗?”云氏没好气地拿白眼翻他。
杜关山嘿嘿一乐:“我就打个比方,你紧张什么?”
“打比方也不行,好的不灵坏的灵,你快自己打自己三个嘴巴,去去晦气!”
杜关山当真往自己嘴上打了三下,笑着安慰她,“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不会真的坐以待毙的。”
云氏怎么可能放心,又忍不住埋怨杜若宁:“都是你出的馊主意,折腾半天还是躲不过去。”
谁知杜若宁比她爹心更大,浑不在意道:“扔给太监也没什么不好啊,只要长得够俊我就能嫁。”
云氏差点两眼一黑昏死过去。
天老爷,她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怎么就嫁了这么个不靠谱的男人,还生了这么个不靠谱的女儿。
这日子没法过了!
.
第147章 她这是脚踏多少只船呀
绣球招亲要等殿试以后才举行,离现在还有一段时间,大家热热闹闹谈论了一阵子之后,便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科考上,有些人家甚至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放榜那天去榜下捉女婿。
三月二十日,八千多名举子二更起身,从各自的落脚点前往贡院,要赶在五更前全部进场,五更一过,大门落锁,开始为期三天的考试,期间不准离开贡院。
住在京城的考生都有家人来送考,入场前一次又一次殷切叮咛,笔墨吃食衣衫一遍又一遍检查。
外地来的考生则没有这种待遇,只能和自己的同乡相互打气。
薛初融站在人群中,像一只离群的鹤,既不属于外乡人,也不属于京城人,既没有家人送考,也没有同乡打气。
“有什么关系,只要我考得好就行了。”他低声喃喃,神色隐在黑暗里看不真切。
前面的队伍慢慢蠕动,他也跟着一步一步向前挪,这时,远远的有声音穿透人群的嘈杂:“薛初融,薛初融在哪里?”
人群都安静下来,齐齐循声望去,只见一队人马护送一辆马车由远及近,灯笼火把撕破黎明前的黑暗。
薛初融?
谁是薛初融?
外地考生们相互询问。
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好熟悉。
紧接着便有人恍然大悟,说就是《菜地赋》写得最好的那个,听说还得到过圣上的亲口夸奖。
“原来是他,他今年也下场啊?”
“他文采那么好,又被圣上夸赞,岂不是妥妥的会元公了?”
“会元公在哪里呀,快让我们一睹真容。”
人群吵吵嚷嚷,却丝毫压不住那个洪亮的声音:“薛初融,薛初融……”
薛初融终于听到有人叫他,虽然不明真相,却也不得不招手回应:“谁找我,我在这里。”
哇,原来会元公就在我们这边!
站在他前后的考生轰一下炸开了锅,争相举着蜡烛去照,想看清他的长相。
嘚嘚的马蹄声向这边靠近,明亮的火把将周围照亮。
薛初融透过包围着自己的人群,看到一个熟悉的马车停下来。
“咦?”
他咦了一声,突然激动起来,拼命扒开人群,冲那马车跳着脚大声喊:“若宁小姐,我在这里,这里。”
谁?
若宁小姐?
周围的嘈杂又一次变得寂静,所有人都看向那辆马车。
车帘掀开,先跳下来两个婢女,一人打帘子,一人伸手向里面,扶出一个红衣艳艳的女孩子。
女孩子下了车,径直朝着薛初融这边走来,脚步轻盈,身姿曼妙,摇曳的火把照出她精致如玉的小脸,一双杏儿眼亮如星辰。
“哎,这不就是在北城门外和督公大人同骑一匹马的若宁小姐吗?”
外地学子有人认出她。
随即又有人说:“要抛绣球招亲的也是她吧?”
“对对对,就是她,定国公家的小女儿。”
可是她到底怎么回事,又是和督公大人骑马,又是抛绣球招亲,现在又来给薛初融送考,她这是脚踏多少只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