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分头行动,一时卫长缨先回来,隔了一会李星回回来,这次李星回没能进入皇宫,在第一重宫门口就被拦下来。
卫长缨寻思皇宫大概也被张击衣控制住,若李星回进去只怕是有去无回。
“阿郎,你坐着,我打水给你刮胡须。”
卫长缨打湿李星回的胡须,又在胡须上抹了澡豆,搓出泡沫,她便用小刀轻轻刮去李星回的胡须。
刮完后,卫长缨给他净脸,忽然卫长缨笑出声。
“长缨,你笑什么?我现在很难看吗?”
刮去胡须的李星回不难看,只是去除了几分野性,也显得少年感重,是个浓眉大眼的英俊男子。
李星回不信,拿着铜镜照,他歪着头照了半天,自言自语道:“刮了胡子我怎么是这个样子?”铜镜中没有胡须的男子与他平时的样子还是颇有区别的,不过都很英俊。
“长缨,你是欢喜我有胡须还是没胡须?”他看习惯平时的样子,此时刮去胡须有些不自信。
“都欢喜。”
“不行,你必须说一个。”
“有胡须的吧。”
像他这样粗犷的面容,黝黑的皮肤,胡须反而更能修饰好脸型,突出野性,因此胡须是适合李星回的,这代表着他不再是一只幼鹰,他的羽翼已丰,他已能在蓝天自由自在地飞翔。
卫长缨拿出假发套给他戴上,又让他穿上僧袍,顿时卫长缨就笑得捂上眼睛。
这是好俊好英气的一个和尚。
“我怎么成这样了?”李星回又对镜自照。
“挺好的。”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两人说说笑笑,忽然小珠的身影在门前一闪,霎时小珠惊叫一声。
“怎么了?”
小珠这才看清李星回,伸手指着李星回道:“君侯怎么穿成这样子了?我还以为……”她没意思说,差点以为卫长缨大白天的招了和尚进来。
卫长缨嘘了一声,道:“小珠,你千万不要声张,此事暂时还不能对你讲,你就如往常一样。”
“嗯,好好。”小珠告了退。
不多久亥时将至,两夫妇又到了分别的时候。
李星回紧紧拥住卫长缨,说不出他心里的感觉,如果永远查不出隆回寺里发生什么,他就可以一日日留在卫长缨的身畔了。
“去吧,小心。”
卫长缨依旧送他到门前,凝视他的身影融入夜色中。
李星回快马加鞭赶往隆回寺,今日是第三日,还不知隆回寺中的情况怎样。
依旧在离隆回寺一里地的地方,李星回将马拴在树林中。这次穿着僧袍,头上戴着假发套,又刮去胡须,他就只是一个英俊的小沙弥。
李星回从后门翻入,果然有了这身装束的掩饰,并没什么人特别注意他,加上夜里光线暗,遇到巡逻的也是火光在他面上匆匆晃过。
有几个和尚在菩提树下说话,李星回细听,却是一句都不懂,原来这些人说的并不是中原话。
“原来他们是外族人,不知是什么人?”
李星回向前走去,前面是大雄宝殿,外间有许多和尚持剑守候,将大雄宝殿团团围住。
“难道这里面关着人?会是陛下吗?”
李星回没敢靠近,他毕竟是生面孔,只好躲到墙角里。
这时来了几个小和尚提着桶,桶里盛的是稀粥,还有的提的碗筷,李星回心念一动,便伸手将走在最后的一个小和尚打晕,拖到墙角落里放好,然后提起盛粥的桶跟在那几名小和尚后面。
几名小和尚都低着头,很胆小的样子,似乎就是隆回寺里的和尚。
在大雄宝殿前,李星回和几名小和尚都被拦下,一名脸上长着横肉的大和尚盯着他们瞧了几眼,又瞧他们提的桶,才挥手示意他们进去。
李星回走在最后进去,一进去后他就看到昭元帝,昭元帝坐在佛像下一言不发,在他旁边的都是朝中的文武百官。
卫尊、朱律和王琅琊坐在一起,但也没说话。
几名小和尚开始盛粥,李星回端着一碗粥走到昭元帝前,低声道:“陛下。”
顿时昭元帝一怔,抬起头看到李星回,眼中陡地放出光,他不敢置信地抓住李星回的手。
“你怎么来的?”昭元帝也压低声音。
“陛下,我去皇宫向你辞行,据说你在隆回寺,因此我又赶到隆回寺,才发现隆回寺的异常,因此才装作和尚混进来查探。”
“皇宫情形怎样?”
“不知道,今日我去皇宫打探,已不让我进去。”
昭元帝咬牙切齿,道:“看来张击衣已经控制皇宫了。李星回,你赶紧离开隆回寺,想法子通知驻扎在城外的岳琪将军带兵进城,攻打隆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