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证据不能冤枉人,皇上自然的想到了那些参北王爷和几个大臣的奏章,寒症从城外弥漫进城,宫中是最后被波及到的,虽然不严重,但是病死了一个妃嫔。
谁知道皇上这是什么心理才作祟,等着皇后这边把袁嫔的事情处置下去,皇上还晋封了容嫔,此时北王爷已经抱病五六天,皇上竟然半点动静都没有,既没有对这些奏章有表示,也没有派人去看望北王爷...
都是些老一辈的大臣,看着皇上这样的作为,怎么能不心寒,尽心尽力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当时跟着北王爷一起请奏,一起去太皇太后那里求旨,又一起跟着北王爷奔波的大臣,跟着也纷纷抱病,不上朝了!
而这一抱病,朝政上瞬间坍塌了一大块。
北王爷这个辅佐大臣病了,还有他底下这些人处理,而这些大臣因为北王爷气病,皇上不闻不问数日的态度跟着抱病不上朝,那这事情扔下来的更多了。
皇 上怒了,这不就是在威胁他么,所以在这些重臣罢朝之后,皇上做出了一个令人讶异万分的决定,你们罢朝,好么,那这官也不要当了,缺了你们这国家还不能运作 了不是,数道奏章下去,直接罢免了这些人的官职,很快命吏部重新任命了一批官员补上这空缺,升官的升官,到所有人反应过来,这三个辅佐大臣的位置是彻底的 空了。
身在家中的这些老臣接到这罢免的旨意,那是真正的气病了,北王爷已经被气病很多天,得知此事,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那几个还没来得及罢朝的官员见此情形,求谁呢,北王爷已经病成这样了,只能去求太皇太后了,这时候太皇太后要是不出面,这真不知道要如何转圜了。
太皇太后这九年来都没有来过这承乾宫,她派人去把皇上请到了宫中的祖祠,拄着拐杖由人搀扶进了皇家祖祠,皇上后到,看到太皇太后跪在那里,站在一旁静默不出声。
太皇太后自是知道皇上来了,睁开眼由宫人扶着起身,她要如何劝,她给皇上讲诉了当年先帝的一些过往。
“毅 儿,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律法是维持国家秩序的根本,朝中大臣,是你必不可少的左臂右膀,他们尽力尽力的辅佐你登基,帮助你熟悉起这政务,所做的一切也都是 为了朝廷和百姓,你是皇上,不是百姓为了你,百官为了你,而是你为了这天下做了什么。”太皇太后转过身来看着他,这年轻的脸上有着先帝当年那样的神似,还 带着些稚嫩的不成熟。
“皇祖母,孙儿没有对不起这天下,也没有对不起百姓,孙儿只是觉得,皇叔父他们老了,老了就应该回家好好享 享清福,朝堂中的事,交给年青一辈的就行了。”萧景毅看着这些祖宗牌位,“老了的抓着这权利不放,年轻人怎么能够上来,孙儿也能做到像祖父那样,成为一个 令人敬仰的明君。”
“你祖父可不曾如此对待这些臣子。”太皇太后看孙子脸上的执着,“难不成是祖母做错了,不应该下这懿旨,不应 该让你皇叔父去把那些百姓带到十里之内安置,还是你觉得就是你皇叔父的错,把这寒症带进城,别人如此上奏你都不为你皇叔父正名,也不去看看他,你这可让他 心寒啊。”
萧景毅眼底闪着一抹偏执,“朕是皇上,朕已经说了不允安置在十里之内。”他觉得自己的权威被挑衅了,而太皇太后那里的懿旨更是让他觉得是越过了自己,没把他当皇上来看待。
“那是因为皇上你做错了!”太皇太后神色一凌,重重的锤了一下拐杖。
“朕没有做错,就算是在十里之内都已经蔓延到城内,若是进了城,这城中岂不是更遭难,这里是皇城,皇祖母难道不认为皇城不可乱。”
“城中的寒症和城外没有丝毫关系,难道这足不出户的人在家中生病了也是因为城外的百姓,毅儿啊,你怎么可以这么糊涂!”太皇太后看着他这神情,痛斥道。
“皇 祖母今日若是来劝孙儿不要罢免那些老臣,恕孙儿不能改变旨意,圣旨已下,官员已定,朕也不能做个出尔反尔的皇上,他们以罢朝来威胁朕,朕又如何能这样顺了 他们的意,这次顺了,今后朕还如何做主,没有他们,朕一样能处理好这些朝政,不会辜负祖父的期望。”萧景毅说罢,甩手直接离开了祖祠。
“娘娘。”太皇太后怔怔的看着,直到身边的宫人叫喊她,她转过身看着这些祖宗牌位,视线落在先帝的牌位上,最终叹了一口气,先帝啊,这当年的决定,似乎是做错了...
朝中像是换血一般由此换掉了一批老臣,皇上是铁了心这么多,太皇太后劝不住,本来就不理朝政,这件事之后她在寿康宫中不再接见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