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人心疼的拍了拍她手背:“忍一忍,马上就好了。绞了面你就是大姑娘了,马上就要成别人家的媳妇了...”
说着,杜夫人哽咽了。
用帕子擦了擦眼泪,眸中满是不舍,眷恋的目光牢牢黏在女儿身上。
卢月明脸上的绒毛并不多,很快就被绞了干净,她又被服侍着重新洗了脸。
待她坐回梳妆台前,慧心递给全福夫人一把桃木梳,由她替卢月明梳头,乌黑柔顺的发丝格外好梳,一梳便梳到了尾。
全福夫人一顿好夸后,开始念梳头词:“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吉利话说完,卢月明浓密的秀发跟着被盘起,一整套镶红宝石鎏金头面被缓缓插入她发间。
第119章 祝你们有个美妙的夜晚
辰粉扑了一层又一层,卢月明端坐在梳妆台前,一动不敢动。她害怕一低头,粉就会扑簌簌落下来。
黎国讲究成亲时浓妆艳抹,规矩如此,她只好耐着性子,任由她们打扮。
抿完胭脂纸后,卢月明抬眸望向铜镜,只见镜中人明艳如灼灼桃花,眉梢眼角皆盛满盈盈笑意。
杜夫人握着她的手细细交代了几句,才起身去前头招待娘家来的客人。
屋内刚静下来没一会儿,兰心进来禀报:“小姐,表小姐们和齐姑娘来给您添妆了。”
“快请。”
接着,姑娘们笑嘻嘻的涌进来,围着卢月明打趣一番后,才拿出准备好的添妆礼递给她。
对于她们沉甸甸的心意,卢月明笑着收下。齐欢送了一些精挑细选的首饰,最底层还压着一条红布包着的吊带裙,碍于屋内多眼杂,她暂时未提。
接过礼物,卢月明拉起她的手,真挚的感谢道:“谢谢你,阿欢。”
如果不是阿欢的推荐,修文也不会成为她的夫子,更不会有今日的良缘。
齐欢也笑吟吟的回望着她,祝福道:“希望我们月明永远幸福,和王公子琴瑟和鸣,永结同心。”
待她说完,负责传话的小丫鬟又来报:“小姐,迎亲的人已经进门了。您该去辞别夫人了。”
闻言,全福夫人赶忙帮月明盖上红盖头,搀着她跨过门槛,走到杜夫人所在的正屋。
按照全福夫人先前的交代,卢月明盈盈跪拜,辞别娘亲。
鲜红的嫁衣映入眼帘,杜夫人百感交集,脑海里不停地翻涌着卢月明的成长画面。
从刚出生时皱皱巴巴的小婴儿,到肉嘟嘟、软乎乎的小团子,再到明眸善睐的少女,再到眼前的红嫁衣。实在是太匆匆。
杜夫人用帕子抹着眼泪,先是说了几句常规的训诫之言,紧接着又转变了话锋:“我刚才说的话你听听就算了,接下来的话,你且牢记在心间。
我杜家不缺粮吃,不缺衣穿,将掌上明珠嫁去王家,只图他对我女儿好。若是他做不到,你也不必以夫为天,娘这里的门永远为你打开。”
“我知道了,娘。”
红盖头下,月明泣不成声。
全福夫人赶忙拍了拍她的手背,提醒道:“姑娘别哭了,哭花了妆就不好了。”
府外。
杜子腾念着月明的“不嫁之恩”,为难了一会儿就给修文放了行。一行人簇拥着,修文走到正堂朗声求娶:“王修前来求娶卢家月明,请娘子上轿。”
接着,杜子腾作为兄长,将卢月明背起,送她上了花轿。
花轿前方,修文一身红袍,端坐在高头大马上,腰背第一次挺的如竹子般直,银色的面具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面具下的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
待月明上了轿,他夹了夹马肚,马儿迈开步子,载着他,引着他的心上人,朝他们的新宅缓缓走去。
喜庆的唢呐声响起,围观的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这是哪家娶亲。待偃九等人撒下包好的糖块后,他们又赶紧低头哄抢。
齐欢跟着走了几步,就被黎殊臣拉上了马车。杜府离修文的新宅子有点远,若是走路过去,肯定会走的脚疼,所以他们先乘马车回去。
回家后又等了一会,将近午时,迎亲的队伍才吹吹打打的走了过来。
等轿子停稳后,修文迫不及待的掀开了轿帘,微微俯身,伸出手牵起月明,一人拿着一端红绸,步伐坚定的走进了正堂。
修文家中亲人皆已故去,高堂之位上便放了父母的牌位。在此一旁,偃九高声喊道: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
月明被送入了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