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呐这可真是乞丐搬家了。”
不过实际上也只是带了一些必要的东西,床还有桌椅都留在这边没有搬过去。
全部都置换成新的家具。
乔念早就找了县里最有名的木匠给打了四十八条腿,包括每个屋子里都有一个放衣服的大衣橱。
算是十分时髦了。
简单的把东西都搬过去了,中午就相母做饭随便吃了一顿。
“晚上喊上大哥二哥他们两家来家吃饭,咱们也算是搬家温锅了。”
乔念就笑着说道。
相维军对自己媳妇儿的话自然没什么意见。
“也喊上乔玲乔芳她们两家来吃饭。”
乔玲乔芳两家子也都在县城住着呢。
从古到今就有乔迁之喜这一说法,搬家后要有温锅,叫上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顿饭。
“行,我下午出去买菜去!”
相母现在就喜欢热闹,尤其现在暑假平时不在家的孩子都回来了。
“我乔芳姐是不是快生了?”
小宝突然插嘴问道,想到自己乔芳姐肚子鼓得老高看着怪辛苦的样子。
乔念抿抿嘴,想着乔芳之前好像说过差不多就是这个月里生呢。
......
吃过午饭,二娃带着两个弟弟收拾碗筷。
乔念则是去了前头街上的铺子。
现在南大街这边的后院和前面铺子都用一堵墙给堵上了。
由相母相老汉住的那间屋子旁边有一扇小门可以通到前面铺子。
乔念先过去缝纫社。
由于是上午下班时间,所以缝纫社里人并没有到齐。
杨美凤倒是早早的就过来了。
“你和大嫂两个人刚刚跑的倒是快,我还说喊你们来后头吃饭,过来就寻不见你们的身影了。”
乔念笑着和杨美凤客套的说道。
杨美凤回头见是乔念,便笑着说道。
“你们刚搬家,后头肯定多得是要拾掇的,我们就故意没过去呢,那会儿还跟大嫂两个人说等晚上吃了饭再过去坐坐呢。”
“晚上就一起来这里吃饭,来温锅!咱娘说好好做一顿呢。”
乔念笑着说道,此时陆陆续续进来不少缝纫工了。
看见乔念在店里都凑过来了。
“三娃娘你这回去京都见到什么景了没?”
“天安门,天安门去了吗?”
“还有长城!人家都说去一趟京都不去爬长城都白去一趟了呢!”
几个女人凑在一起就七嘴八舌的讨论道。
这时候还不到上班的时间,所以女人们凑在一起聊天说话乔念也不觉得有什么。
见这些人问,乔念如实说道。
“我这次去总共就待了三四天为了忙活铺子开业的事情,哪里还有时间去爬长城去玩?”
“我要是啥时候能去京都玩一趟就好咯!”
乔念身后一个看着略微年轻些的小媳妇儿便感叹的说道。
这年轻女人就是小刘的媳妇儿孟小云。
两个人结婚早,孩子都七八岁了不过孟小云看着还是年轻小媳妇儿的模样似的。
杨美凤就笑着调侃道。
“你快收收心思吧,你要是去京都了,那你家小刘跟孩子不得一路追着你去啊!”
这话把一屋子女人都逗笑了。
孟小云也笑笑没再说啥。
墙上的挂钟指针到一点的时候,所有女人就都回到自己的缝纫机前开始工作了。
不需要有人督促,一个个都自觉的很。
这些人是里是分成组的,选出来组长给负责管着自己的组员和记产量。
生产出来的衣服最后需要叠好用尼龙绳子绑好,每个组用的尼龙绳子颜色也不一样。
这是为了区分产量和查出来质量不合格的时候好重新小组返工。
......
下午的时候,二娃就陪着自己奶奶和太奶奶一起上街去买菜去。
说是买菜,实际上院子里的小菜园里的菜就够吃的。
二娃给拎着自己奶奶常用的菜筐子。
回家的时候菜筐子里满满的都是肉还有一条刚咽了气的大草鱼。
“这要是以前啊我可舍不得买这些,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们爱吃肉就叫他们吃个够!”
相母一路上笑容和煦跟陶奶奶两个人笑着说道。
陶奶奶别看年纪将近九十,上街买个菜腿脚一点不比相母差。
此时也笑着点点头赞同相母的话。
“往后啊,这些孩子们到咱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恐怕都得想着吃咱们以前吃的那些野菜呢!”
要是乔念在肯定会赞同的点头。
在后世可不就是穷人吃肉,富人吃素嘛。
越是有钱的人越想要吃些素淡的东西刷肠胃。
“咱们二娃从小就不爱吃肉,小时候我跟他们爷爷私下里都说,寻思二娃得是孩子们里最笨的一个。”
相母笑着看了一眼二娃便说道。